11月17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的“活动激励”研讨会在马田小学演艺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承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家成教授、光明区德育教研负责人曾文怡老师,以及云南、广西、新疆、常州、深圳、汕头六地多个学校逾500名领导、老师,以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形式共同参与本次主题研讨活动。 一、课例共研促成长 李立果老师基于学校学科融合项目,带领四(5)班同学们开展了“探寻五谷,不负‘粮’心”班队活动,把五谷知识与数学、美术、劳动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指导学生对五谷开展探究并展示个性化成果。班会课上,孩子们通过绘“五谷”实物、制种子贴画、演“五谷”情景剧、算“五谷”数学题四种形式,展示小组探究成果,在展示交流、活动小结中了解五谷的成长历程,感知粮食来之不易。 陈艳虹老师聚焦班队建设、校园活动、多元评价、课程建设四个方面介绍马田小学“新基础教育”德育团队的工作思路和落实情况,展示马小教育人以活动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探索历程。 光明区德育教研负责人曾文怡老师认为本次研讨课观赏性很强,启发点很多,能够立足于儿童立场,把跨学科智慧深度融通;同时,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展现形式新颖,纵深的逻辑性强,生成了非常高的育人价值。 二、“四地五校”话激励 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云南、广西、常州等地五所学校,为大家分享活动育人发展模式及特色路径。 三、专家引领再续航 在五位嘉宾分享后,由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做出总结性讲话。作为马田小学连续5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指导专家,李家成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意义和价值,并就学校活动育人,激励学生生命成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生活,激励学生主动去体验与探索,追求新的生活状态。因此,学校与教师要把活动主题化、综合化、融通化,借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向往。 主题活动要有结果,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获得感,通过积极与生长性的结果激励学生成长。 学生要自主策划活动,全程参与活动,让学生掌握策划、组织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问题解决者与成果拥有者,通过全程活动的特质激励学生。 活动要有群体性,涵盖学校与班级的每一个成员,让学生从个体走向群体,小我走向大我。 将活动与个体、环境相融合,融通班级、家庭与社会形成活动新生态,做到活动来自生活又回到生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中,如何有效彰显活动育人价值?这场活动给出了探索性的答案,希望能通过课例研讨、实践报告、专家视点等环节,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助力学校高质量、高颜值发展。
来源: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