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瑟瑟寒风,我们相聚李小,相约小学语文,潜心学习由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小学举行王鸿名师工作室、宿迁市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联合开展“追寻乡村小语新样态”的集中研修活动。
今天,在王慧慧老师《书戴嵩画牛》的课堂中拉开序幕。课文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王老师教学目标准确,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氛围融洽。
王老师紧扣“三读法——读准、读通、读懂”来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重点讲解了“数”和“曝”的读音。学生读准确后,再指导其读好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接着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意思,其中放手让学生理解五个关键字的意思,教师再随机指导。
等完成了“读准、读通、读懂”这三个任务之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喜爱,文中说杜处士“尤所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此处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杜处士可能在什么时候带着这幅《斗牛图》,学生发挥想象其具体的情景,后学生带着杜处士当时的感受读读此句。学生从文中找出小牧童见到《斗牛图》的反应中,体悟小牧童的人物形象,通过杜处士的回答认识其人物形象。
王老师最后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牧童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从而理解术业有专攻,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向有经验、专业的人请教。学到此又适时补充书上斗头图片与生活中斗牛的图片,学生发现其不同之处,再指导学生仔细、全面观察的重要性。
接着赵甜甜老师展示《司马光》教学。赵老师教态自然,语言富有亲和力。温柔亲切的语言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经常用鼓励的语言褒奖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环节层次分明,课堂上分为四大板块:我会讲故事、我会读古诗、我能懂故事和我来当故事大王。赵老师首先让学生讲讲自己记忆中的《司马光》故事,老师再讲文言文版本的故事,在不同的故事形式中,学生认识了小古文,从小古文中发现其特点:字数少—言简。那如何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呢?先通过范读,学生听范读在书中画上停顿,再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将课文读通读顺。在理解文言文时,教会学生学生理解的方法:借助组词、注释、插图和动作。
教学中细节指导到位。对于文中字义的理解,通过字形理解“跌”,顺势指导“足”是失足之意;学生做动作理解“持”,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司马光击瓮时的奋力;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迸”的含义。这时有学生说水流出来了,这时赵老师随机指导学生“流”与“涌”的区别,加深对“迸”的正确理解。最后通过群儿与司马光面对落水儿童各自的行为进行对比,也为学生提供说话训练的机会,从而体会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学生在赵老师的指导下,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也感受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示范课精彩呈现的背后,凝聚着六位老师诸多的心血,也促使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方式上择善而从。
江苏省宿迁市青海湖路小学杨海燕校长为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涵育当代儿童的中华气韵》。杨校长为我们细致讲述了青海湖路小学“中国风”主题文化课程的构建,从不同年级阶段,指导我们如何构建主题化古诗吟诵课程。
王鸿校长为我们带来讲座《《心不变,脚在走》,王校长结合自己的教育生涯劝勉青年教师应努力前行,对于教学工作要扎扎实实去经营,勤勤恳恳去打造。课堂之于老师,犹如舞台之于演员,教师对于课堂应有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教学才能给予老师以美感和幸福感。
冬日寒风瑟瑟,语文教研意浓。虽然本次学习结束了,但我们实践的脚步永不止步。路漫漫,虽远且行,相信,我们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
来源:徐州市李集镇中心小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