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树银花不夜天”“团团圆圆闹元宵”寄托着人们期盼一切顺遂的心愿。
为弘扬民族文化,营造传统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让少先队员们了解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元宵节团圆之际,小金小学开展“龙行龘龘迎新春 欢欢喜喜闹元宵——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希望队员们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喜庆,激发新一年学习与生活的热情。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由于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为“灯节”、“灯夕”。东汉时,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敬佛。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
元宵节游玩观赏的主要对象是花灯,又叫“彩灯”、 “灯笼”。花灯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精美艺术品。西汉时就有了彩灯,到唐朝以后,经过千百年能工巧匠的开发创新,彩灯艺术百花竞放,各呈异彩。在样式上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天上明月和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显示出了节日的欢快与喜庆。
民间狮舞的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在这次元宵节活动中,少先队员们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彩色鞭炮、花灯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吟诵元宵古诗庆祝元宵节的到来,感受喜庆的节日气氛,传达节日的美好祝福;通过小报、绘画、手抄报等不同形式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
燃一盏花灯,祝大家诸事顺遂,龙年大吉;尝一口元宵,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团圆!小金小学全体教职工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来源:小金小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