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我们伴着青蝉声声,在这如画徽州追寻古老的记忆。
山水一程,文化一程
从县城到村落,从田间到深巷,从大厂房到小作坊,我们沿着古徽州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我们扛着相机,带上纸笔,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记。山一程,水一程,我们在泼墨山水间穿行,在人间烟火处停留,这一路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基因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看到了手艺人们提刀思量,落刀成画;看到了年轻一代继承非遗,发展创新;看到了古徽州的人们将古朴与时代接轨碰撞出惊艳的人间烟火;看到了一个个受访者眼里对雕刻、对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
我这一生没有走过很多地方,这一次来到黟县,来到这些文化气息如此浓厚的村落,惊艳之余是满满的感慨和收获。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伙伴一起进行文化调研,20个伙伴有着蓬勃的朝气和满怀的好奇心,探索欲促使我们刨根问底追寻文化的脉络,少年意气风发,敢闯敢做,我们参加花灯大会、三天编排舞蹈上台演出、登门采访拍摄……
图为青年志愿者们在乡间行进。中教网通讯员 王施琦 供图
采写一程,铭记一生
虽说作为采写组的成员,我平常也能写出一些小文章,但我的新闻稿撰写能力实在是不强,这一次来到采写组,白天身为,四处走访,采访过程中,人物的变换,话题的转换,问题的设置都是难点。起初,我也难免慌张,每天走街串巷,四处采访,我站在学姐身旁认真地听,仔细地揣摩,在学姐的帮助下,一点点弥补自身的缺憾,锻炼了胆量也提升了语言组织能力,从站在学姐身侧记录到走出去也能独当一面完成一场采访,我在慢慢成长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晚上身为撰稿人,一字字揣摩,一段段编织,也在一次次投稿失败中拾取经验,在学姐帮助下不断反思,改进不足,最终也很荣幸能在中青网上发表属于自己的文章。小时候,我就想成为一名,记录有意义的事情,把它们讲给世人听。我在这一次在实践中感悟真知,向梦想一步步靠近,像是摘星星的人,把散落凡间的星光收集,让它们更加耀眼,为人所知。我想,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真是一件幸福而又自豪的事。
图为青年志愿者们组织参与非遗花灯演出。中教网通讯员 王施琦 供图
当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人与现实碰撞,便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十三四岁, 往外一丢。不修不修 ,身在徽州。来了以后 ,又不愿回头。”这是汪德洪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和我们提到的歌曲,这里雕刻文化的兴盛和传续,受到徽州的地域特色影响。我们调研团队研究的非遗也不仅仅是轻飘飘两个字,它是徽州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形成的浓厚地域文化,一棱一角皆是故事。
图为汪德洪先生演示木雕技法。中教网通讯员 解菁宸 供图
文化的基因,延续至今,雕刻技艺经由匠人们之手一代代传承下来。多种技法——他们在日积月累的雕刻中钻研琢磨融会贯通。他们就像村里的稻子一样,一步步抽穗扬花,顺应四季的节奏生长,不为了追随世间繁华而扰乱了自己的步伐。徽雕,在白墙黛瓦间沾染岁月斑驳,雕刻技艺经由匠人们之手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了我们眼底的惊艳。没有深入的走访,我们便只知文化之美,无从得知其背后的细节和艰辛,无法在交谈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和动人的故事,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到现实中去,我们才能探索到更多关于“根”的记忆。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皮肤,匠心依旧非遗继世长存。我们此行调研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想要以我们青年之力,讲好它们的故事,让它们在这悠悠时光里历久弥新。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我们20个人通力合作,写出了一系列文章,拍摄了很多有意义的片子,我们的作品登上人民日报,被百家媒体转发,能让国人看见黟县的美好,也算小有成就,我们20个人并肩而行,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图为青年志愿者参与西递非遗花灯游园会。中教网通讯员 王施琦 供图
我们并肩看过这里的绝世风光,就算来日阔别亦不觉遗憾失望。
来源:中教网 王施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开为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