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极端“内卷”,缺乏创新能力;学生厌学怕学,教师紧张焦躁、家长担忧抱怨、社会不认同。也可以说是学生痛苦,老师辛苦,家长无助,政府无奈——有谁对教育是满意的?教育的出路在哪?这里分享来自四川省凉山州启智科教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特级教师何良仆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附:《何良仆在华东师范大学演讲:中国教育的出路——知识传授转向“四会”培育》(节选)基本观点

一、现状:应试教育登峰造极

极端“内卷”,缺乏创新能力;学生厌学怕学,教师紧张焦躁、家长担忧抱怨、社会不认同。也可以说是学生痛苦,老师辛苦,家长无助,政府无奈——有谁对教育是满意的?

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吗?校园、社会出现的问题,一概归因于“缺乏知识”。于是增加知识点、增设学科。然而,学校所学知识多半无用:例如,调查表明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把初中数学知识忘却,大多数中学教师已经把大学数学知识忘却;7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就转业,用非所学;知识外储化,现有的知识大多通过电脑和网络即可获得,计算机在贮备知识的数量和精度上,与人脑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不是知识无用,而是信息时代知识发生发展太快,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新业态层出不穷。学校传授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活需求。知识至上的价值追求无异于让学生与计算机去比拼,因而导致整个教育严重偏离社会发展需求的轨道。

二、变革:由知识传授转向“四会”

面对时代进步的挑战,学校教育面临选择:让学生掌握题材还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题材。或者说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驾驭知识的能力。

智慧,正是由智力体系、知识结构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

教育的终极追求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作为健全的现代社会公民,同时具备与人相处、做事和生存能力。这些,才是学校应该着力培养的东西。具体来讲,就是培养如下“四会”:

1.会学习。步入学习型社会的通行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观察、阅读、倾听、书写、交流、多样化表达、分析、综合、推理、选择、判断;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思维严谨、缜密、善于想象等。这也就是驾驭知识的能力。

2.会做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劳动者的角色:专注、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尝试,善于使用工具;做事目标明确,身体力行、勇于面对现实、直面困难、不惧失败;具有组织、策划、实验、操作主动性,以及应变能力、意志力、效率意识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行动力。

3.会做人。可持续发展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人际感受能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象力;具有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平等、多元文化意识;有风度和表达力、有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能力;懂得尊重、善于理解、换位思考、勇于担当、积极配合等。这也就是与人相处的能力。

4.会生存。发展、提高、完善做人的品质:安全与健康意识、终身锻炼习惯;具有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具有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勇于担当与责任承诺、努力丰富人格特质、促进自我实现;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等。

三、路径:揭示“学科过程”,挖掘思想方法

在“学科过程”中,揭示学科知识所蕴含思想方法。例如通过揭示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方法形成的过程、计算、推理论证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等,掌握最本质的思想方法:“抽象——推理论证与计算——解决问题”,养成客观理性思维、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形成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素养等等。这正是数学学习的智慧所在。

学习的过程比掌握知识更重要。要害是放弃一味追求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的价值目标,在相对稳定、有限的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思维、动手、合作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应对变化、应对未知知识的能力。

四、关键:多元评价与双向选择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一元化考试公平是个伪命题,一张试卷,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的知识多少及精确度。森林运动会让所有动物比赛看谁跑得快,表面上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实则不仅不公平而且是对“运动”导向的严重扭曲。

变革的关键是引入多元评价,在高校招生过程中真正实行学校与学生双向自主多元化评价与选择,从而改变高校守株待兔、学生赌运气互相倾轧的现状。 


来源:中教网 何良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胡建华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