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31日讯(通讯员 曾东鸿)为将生态文明理念植根于学生心中,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7月15日至7月24日,广东科技学院赴石排镇绿途同行突击队前往石排镇以“绿意粤行,织梦未来”为主题,分别从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湿地研学、环境调研等方面开展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提升当地学生、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助力当地“百千万工程”及生态文明建设。

宣讲之旅:科普生态知识,点缀乡村绿意

突击队开展了碳中和、大气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系统保护、土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等主题课程,通过观影、宣讲、互动游戏与实验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们对生态环境了解,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观影环节,影片直观地展示出壮丽的原始自然环境因污染而受损,生态系统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亟需保护。特别是关于水资源危机的片段,让孩子们深刻意识到每一滴水的珍贵性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突击队队员们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碳中和、大气保护、生态保护、土壤保护等复杂概念,并科普了水资源保护的理论知识与实用技巧。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突击队队员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小朋友们易于理解并铭记于心。

突击队队员们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游戏吸引学生学习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他们在游戏中不仅收获了乐趣,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环保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除此之外,突击队还开展了多个与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相关的实验。通过亲手操作,他们观察到了水质净化、土壤改良等实验现象,深刻体会到了运用科技保护生态魅力。

研学之旅:探索生态奥秘,共筑绿色梦想

7月20日,突击队成员带领学生们前往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展览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湿地研学之旅

他们走进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展览馆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学习湿地保护知识;出展览馆,他们来到湿地生态修复区,亲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湿地内水草丰茂,吸引了众多水生植物和湿地动物栖息繁衍,成为了一座天然的生态乐园。突击队成员与石排镇青少年沿着道路漫步,近距离观察湿地动植物,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律动。他们被湿地之美深深吸引,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热情。

通过参观学习,突击队成员与学生们对湿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保护湿地、共筑绿色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学之旅让突击队成员与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它也唤醒了年轻一代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意识,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调研之旅:生态治理添锦绣,民生福祉展宏图

7月22日,突击队成员走进福隆村,深入企业,以问卷调查、非结构性访谈等方式开展关于“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调查,了解福隆当地居民对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参与度及满意度。

突击队深入村民家中,面对面发放问卷并开展访谈。村民们对“百千万工程”普遍持积极态度,认为工程实施以来,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垃圾分类更加规范、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村民也提出了对后续治理工作的期待,如希望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提升公共设施维护水平等。

突击队访问了福隆村内的几家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在“百千万工程”的承担角色与突出贡献。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发现部分企业不仅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还通过技术创新助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推动了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突击队借助村委会宣传渠道,制作在线调查问卷,面向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开展调研。为调研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视角,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率、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感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此次调研之旅不仅加深了突击队对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的认识,也为后续的政策制定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击队成员将持续深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并带动更多人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来源:中教网 曾东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曾东鸿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