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我的家乡——海拔两千多米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带着马鹿沟村的各族小朋友们一起,学说普通话的场景……”9月19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

程学院“芯连心·山海情”实践团成员孟自然结合切身感受,娓娓道来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个个感人的画面,让台下的学弟学妹们看到了大学生活不一样的精彩。

这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之“芯光”朋辈课堂中的一幕,“这次实践让我对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今年夏天,家住乌蒙山区腹地的孟自然和学院各民族的十余名同学一起组成了“芯连心 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奔赴江苏、云南、广西三地开展社会实践,归来后的她和小伙伴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朋辈对话”,为刚入学不久的新生掀开了“社会大课堂”的魅力一角。

台上分享的学长学姐,个个都有自己的故事:来自新疆喀什的维吾尔族学生伊尔夏提,讲述了他在赣榆“一山一岛一馆一村”研学实践中看到红色文化传承、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来自广西南宁的壮族学生蒙昌泽,展示了他在右江民族博物馆内为家乡“代言”展示壮族文化、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课视频;来自云南普洱的彝族学生周律,点开了他和小伙伴在鲁甸苹果产业基地前化身“村播”开启助农带货、呈现“美丽乡村”的直播回放;来自江苏徐州的汉族学生杨淑娴,分享了她在云南滇戏博物馆里“浓墨重彩”入戏、拍摄非遗传承微短剧《古今对话》的台前幕后花絮……

“学姐学长们把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给我们,不但贴近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加深了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富有感染力的朋辈话语,让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新生中产生了入脑入心的深层共鸣。

“走上朋辈课堂讲台的同学是从学院各个民族、不同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每个人在结合自身经历、优势特长的同时,针对同学们关注的学习、生活、就业等热点话题,开展优秀事迹宣讲、主题实践分享、帮扶互助交流,从同龄人视角有血有肉地讲述‘05后’大学生学习成长经历中的真实事例、切身体会及思想感悟,从而触动人心、启迪思想。”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史明亮说。

接下来,“芯光”朋辈课堂将继续选拔来自民族地区的优秀学子走进课堂,着力在思想引领、生活帮扶和学业辅导等方面加强交流互促,帮助学生树立有目标可依、向榜样看齐的信念与决心,让青年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扩大交往、增进交流、促进交融。同时学院将以增进文化认同为核心,持续“有形有感有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验,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