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4月22日讯(通讯员 汪晓峰)为积极构建校际交流桥梁,促进科研与资源共享,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2025年4月18日,汉滨区西关小学、汉滨区关庙镇团结小学、汉滨区张滩镇奠安小学课题组携手举行“课题交流促发展,专业引领促提升”为主题的省市区“十四五”规划课题校际交流盛会。
本次活动由汉滨区张滩镇奠安小学精心承办。活动前夕,三校课题组围绕课题交流的核心议题,共同制定了详尽的交流活动方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当天,汉滨区西关小学的安康市市级教学能手王媛媛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五年级数学课——《最大公因数》,汉滨区团结小学的陈丽老师则带来了综合性学习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的公开课。两位授课教师结合自身研究课题,在课后进行了简要的说课,参会教师也纷纷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的评析与讨论。
在《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王媛媛老师巧妙地利用“分小组”“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等生活情境引入概念,贴近学生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采用“列举法”、“筛选法”等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通过让学生自主尝试(如列出12和18的因数)培养他们的动手观察能力。同时,增加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和学生互评环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中,陈丽老师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媒介,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结合节日礼仪、习俗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整堂课文化氛围浓厚,学生兴趣盎然,德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受到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课题交流环节,奠安小学的汪晓峰老师就自己主持2023年度陕西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进行交流,王媛媛老师分享了主持2024年度安康市规划课题《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研究情况,陈垚老师就自己主持的2024年度安康市规划课题《乡村微班级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进行交流。语文组方面,奠安小学的曹媛媛老师交流了自己主持的2024年度安康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研究情况,团结小学的陈丽老师分享了自己主持2024年度安康市规划课题《小学习作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研究情况,西关小学李辉莉老师介绍了主持2024年度汉滨区基础教育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板书设计策略的研究》研究情况,并对取的成果经验进行交流。
五位课题组主持人分别从各自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研究思路与方法、教研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汉滨区张滩镇奠安小学教科研负责人认真倾听了各课题组的分享,针对各课题组提出的研究困惑,结合自己课题研究的经验,从课题研究方向性、过程性、创新性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问题进行了客观实际的点评和方法指导,为各课题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帮助他们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法。
张滩镇奠安小学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对本次校际课题交流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各课题组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鼓励教师们继续深耕课题研究领域,让科研成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用科研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此次校际课题交流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打破了校际交流的壁垒,还为各校课题组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坚实桥梁,促进了研究经验的深度分享与融合,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讯员:汪晓峰、王鹤亭、曹媛媛、陈垚)
来源:中教网 汪晓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汪晓峰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