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4月22日讯(通讯员 邹丰穗)为提升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家长对青春期孩子心理需求的认知,2025年4月18日下午,四川省渠县中学于成功举办“沟通从‘心’开始,让爱浸润成长”家校协同心理建设专题讲座。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700余名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现场聆听讲座,线上渠县各中小学家长、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观看讲座。
副校长张茂盛为讲座致辞,他在致辞中回顾渠县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向家长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理念、三大保障、三预机制、三方联动、六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他强调家校密切合作的重要性,用科学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渠县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鲁政从专业角度剖析当前青春期家庭沟通的困境,提倡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孩子搭建起桥梁,让爱在家庭中流动起来。
本次讲座由渠县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危机干预师罗卿霞担任主讲。
讲座在罗卿霞老师的“手指操”中拉开帷幕。
随后,大屏幕播放关于亲子冲突的电影片段,直观呈现青春期孩子“沉默反抗”“激烈顶撞”等典型沟通困境。影片中父母的无措与孩子的委屈,引发在场家长频频点头、深有感触。
紧接着,罗卿霞老师从“听—问—应”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给家长朋友们分享了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在倾听的阶段,罗卿霞老师展示了认真倾听的技巧,主张用肢体语言传递“我在乎”。她强调当孩子主动与我们交流时,家长应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提问的阶段,罗卿霞老师提倡通过开放式提问激活孩子的表达欲。摒弃“成绩那么差,哪个同学会愿意跟你玩?”等问责式提问,改用“发生了什么?”“在这个事情里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怎样应对的?”“有没有我能做的?能帮助到你的?”等探索式问题。
在回应的阶段,罗卿霞老师邀请家长上台,模拟孩子社交孤立的场景,分别演示消极被动式、消极主动式、积极被动式、积极主动式四种回应方式。当家长采用积极主动式回应,如“谢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事,被孤立了很难受吧?”,“孩子”明显表现出更积极的合作意愿,直观展现沟通方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罗卿霞老师强调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学会在共情、理解、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再给予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尾声,罗卿霞老师以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积极行动,将气氛再次推向高潮,推动家长完成从“知道”到“认同”再到“做到”的能量转化。
本次活动以“积极主动沟通”为起点,聚焦青春期家庭关系中最基础的“听-问-应”技巧,帮助家长缓解亲子间的情绪对抗,提供了可操作的行为指南,使家庭成为孩子情感支持的“第一港湾”。讲座引发线上线下热烈反响,家长朋友们纷纷点赞,留言表示内容很实用,受益匪浅。后续,渠县中学将持续推进家校协同心理建设系列活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