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5月8日讯(通讯员 王紫迎)5月7日,文昌中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思政教育活动。绵阳市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成员景富国老师来到学校,为师生带来了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学生”为主题的震撼宣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让抗震救灾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活动由学校政教处老师赵茜主持。
回顾灾难历程,感悟生命与团结力量
宣讲中,景富国老师通过视频带同学们回顾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一组组数据展现了灾难的残酷,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但更令人动容的是震后全国上下的迅速行动:震后21分钟,成都军区4架直升机起飞勘察;6小时内,专业救援队抵达灾区;14.6万名官兵、100多万名志愿者奔赴一线,创造了救援奇迹。景老师引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点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底色,让同学们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聆听少年英雄事迹,汲取成长动力
“自古英雄出少年!”景老师讲述的地震中少年英雄事迹,让同学们深受感动。7岁任思雨在废墟下安慰同伴,传递勇气;“夹缝男孩”郑海洋高位截肢仍坚持创业,用笑容对抗命运;胡月从地震幸存者蜕变为北京冬残奥会选手。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国少年的坚韧、智慧与感恩,诠释了“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同学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到成长的力量。
思考成长基石,明确学习与人生意义
景老师抛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借台湾教育家高震东的观点,引导同学们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未来的关联。他以“人生成功需要的基石”为喻,强调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针对青少年常见问题,分享了“制定计划、约束自己、拒绝诱惑、共同进步”的成长路径,并以幸存者蜕变故事鼓励同学们克服万难,奋勇前行。
践行少年担当,明确新时代好学生标准
在“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学生”环节,景老师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感恩奋进”三个维度给出答案,鼓励同学们热爱祖国、党,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锤炼坚韧品格,拒绝消极状态,用勤勉书写青春,让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日常的努力与坚持中。
宣讲会在热烈掌声中结束,同学们认真写下内心感悟。此次活动是文昌中学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通过“灾难叙事+精神解读+成长引导”模式,让抗震救灾精神具象化。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少年。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