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5月12日讯(通讯员 付文涛)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初级中学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暨防震减灾主题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科普宣讲等形式,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首先,在学校安全办的统一安排下,各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通过PPT讲解、视频展示、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常见灾害的避险知识。班主任老师重点强调:一是地震避险,遵循“伏地、遮挡、手抓牢”原则,室内选择坚固家具旁或卫生间等小开间躲避,远离玻璃窗、吊灯等危险物,室外应远离建筑物、电线杆,选择开阔地避险;二是火灾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沿安全通道撤离,切勿乘坐电梯;三是次生灾害防范,如遇煤气泄漏、毒气扩散等情况,应逆风撤离,避免明火。
其次,为检验师生应急反应能力,学校于5月9日组织防震疏散演练。演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紧急避险,第一声警报响起,学生迅速躲至课桌下方,护住头部,模拟震时避险;二是有序撤离,第二声警报后,师生沿预定路线弯腰、护头,快速疏散至操场安全区域,全程用时短、秩序井然。针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学校还采用“1对1”陪护模式,并增设荧光地标、防撞软垫等辅助设施,确保演练安全有效。
最后,为增强趣味性,部分班级引入卡通人偶互动剧、地震歌谣等生动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避险技巧。此外,学校还设置消防装备体验区,让学生近距离学习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同时,学校还通过家长群推送防灾减灾知识,鼓励家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如加固悬挂物、准备应急包等,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安全教育链。
生命重于泰山,防灾胜于救灾。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更在校园内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强安全教育,为构建平安校园不懈努力!
(通讯员 付文涛 供稿)
来源:中教网 付文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付文涛 责编: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