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5月13日讯(通讯员 魏静)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大竹县特殊教育学校于当日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活动,为校园安全增添了有力保障。
上午十点整,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地震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悉心引导下,迅速做出反应。大家按照预先学习的避震知识,第一时间就近躲在课桌下,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用双手或书包等物品紧紧护住头部,安静且有序地等待“地震波”过去。
当第二次警报声响起,全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室,向操场等安全区域疏散。整个疏散过程中,老师们始终坚守岗位,一边引导学生疏散,一边不断提醒大家保持冷静、注意安全。同学们也都积极配合,听从指挥,用行动展现出良好的应急素养。尽管部分同学存在身体上的特殊状况,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帮互助下,所有人都顺利地到达了指定位置。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及时向演练总指挥报告本班情况,确保全体师生无一遗漏。
地震疏散演练结束后,学校为师生们进行了正确使用灭火器的现场教学。安办主任黄小林详细讲解了灭火器的种类、适用范围以及工作原理,让师生们对灭火器有了初步的认识。
黄主任示范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提起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根部进行喷射等关键步骤。
进入了实际操作环节。师生们纷纷踊跃参与,亲身体验了使用灭火器灭火的过程。虽然有些同学在操作时略显紧张,但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都成功地完成了灭火任务。通过这次实际操作,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还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信心。
除了消防灭火和地震疏散演练外,学校还利用此次活动机会,向师生们普及了其他防灾减灾知识:在遇到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应如何正确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触电;防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知识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大竹县特殊教育学校将继续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工作,让师生们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共同为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