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5月18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重庆细胞生物学学会、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与重庆市求精中学校联合主办的“洞察生命奥秘,播种未来医心”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开放日活动在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正式举行。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求精中学校相关负责人及教师团队,以及来自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初三年级的40余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作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联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之一,本次开放日通过实地参观与讲解,将科研实验室转化为沉浸式科普课堂,为青少年搭建起接触前沿科技的实践平台。
▲参与人员合影
开幕式上,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党委书记何小波强调:“科研仪器是科研的‘眼睛’和‘双手’,更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钥匙。”何小波指出,这场“科学与青春的对话”不仅在于展示高端仪器,更在于通过实践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党委书记何小波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希详细介绍了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心目前拥有的大型高端仪器。李希表示,科技创新中心是科研人员的“战场”,同时也是社会共享的资源平台,中心始终秉持“开放、共享、协作”的理念,致力于为青少年科普教育贡献力量。
▲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希发言
▲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副校长陈磊发言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副校长陈磊表示,学校始终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助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并寄语学生永葆科学好奇心,在实验探索中筑牢科研根基。
“同学们,你们了解过细胞的超微结构吗?”“树叶用什么‘呼吸’?”“耳蜗真的长得像蜗牛吗?”参观环节,由科技创新中心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负责人、正高级实验师范京川等7名技术专家组成的讲解团队抛出一系列趣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随后,他们通过专业讲解、生活化案例、现场演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质谱仪、流式细胞仪等高端科研设备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学生们时而俯身观察仪器运行细节,时而举手追问原理,展现出强烈求知欲。
▲学生聆听技术专家介绍科研仪器
活动尾声,学生们收到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颁发的实践证书。初2025届(六)班学生何婧垚说:“这次活动让我学到许多关于细胞的知识,了解了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以后我要在生物科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初2025届(五)班学生刘天语则认为这次活动让他见识到了国家科研水平、生命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
▲学生领取实践证书后合影留念
在长效育人机制方面,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雏鹰计划项目负责人蔡文全介绍,作为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项目学校,求精中学以“大中协同”模式深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重点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多元化科学教育平台,并构建“三位一体”生涯规划课程,将科研实践与学生生涯指导有机结合,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直观理解了生命科学知识,更通过大中协同、资源共享的培养模式,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帮助他们在中学阶段尽早接触学科前沿,建立对科学职业的认知。未来,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与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将持续深化合作,合力打造科普基地、开展科研实践项目,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生涯规划能力同步提升。
来源:中教网重庆教育融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