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人能画画,那就是孩子。” 的确,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用色彩抒发情绪,以线条编织故事,每一幅作品都藏着独一无二的奇妙世界。
2025年6月,厦门市集美区英村(兑山)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充满灵气与创意的艺术作品展览。此次艺术展以“致敬大师 童真童画”为主题,将园所“玩美”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让美育如清泉般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在欣赏名家大师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独特的色彩搭配、笔触技法和艺术元素,更真切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
遇见——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被称为“波点女王”“怪婆婆”等。她喜欢用密集的色点作画,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大量包覆各种物体表面。波点艺术是她对宇宙无限的表达,希望人们能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宇宙的无限力量。
遇见——波洛克
波洛克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他抛弃传统画笔,以独特的“滴洒法”创作,将颜料直接滴、洒、泼、甩在铺于地面的画布上。最终呈现出的画面看似杂乱无章,却充满着内在的节奏与力量,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遇见——安东尼奥·高迪
高迪是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师,建筑风格大胆、浪漫、狂野又不乏细腻,善于运用曲线和色彩缤纷的瓷砖做装饰,筑就了奎尔庄园、圣家堂、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等绝世之作。
遇见——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擅长以几何图形为绘画元素,他用三原色告诉我们,世界充满明媚的色彩,是为了最大程度表现美。
遇见——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被公认为“抽象艺术之父”,他的作品摆脱对现实物象的依赖,以纯粹的色彩、线条和几何形状构建画面。用奔放的弧线、锐利的直线搭配黄、蓝等色彩,让画面如同音乐般富有韵律感。
遇见——米罗
米罗的作品充满奇幻的想象力,以简单的线条、抽象的符号和明艳的色彩构成画面。画中没有明确具体的形状,只有平涂成块的红、黄、绿、蓝、黑、白等形状。这些看似随意的创作,洋溢着自由天真的气息,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
遇见——梵高
梵高是印象派大师,他擅长捕捉自然光影和色彩,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他的画作通常以粗糙、快速的线条描绘,以旋转、扭曲的线条和形状,使画面充满动感和活力。
遇见——凯斯哈林
凯斯·哈林是美国著名街头绘画艺术家,他的作品以简单、直接著称,多为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其画作形象幽默诙谐、颜色丰富鲜艳、线条简洁流畅。
这是我做的彩色小人舞会!黑色的背景就像晚上的舞台,黄色、红色、紫色、绿色、蓝色的小人都来跳舞啦。他们有的在跳高高的舞,有的在转圈圈!
遇见——马蒂斯
马蒂斯的作品讲究色彩的强烈对比,讲究大色块的堆积,在这种色彩的对比与堆积中轻松表达自己的情感,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遇见——吴冠中
吴冠中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他将西方抽象画风格融入江南风景作品,把点、线、面运用到极致,画面呈现出以灰色为主调的朦胧感。其作品既展现了油画块面中的形式感,又体现了中国画特有的意境美。
遇见——王希孟
王希孟的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展现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整幅画运用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色彩鲜艳夺目、富丽堂皇,将北宋的锦绣河山描绘得淋漓尽致,尽显青绿山水的独特韵味。
捕捉孩子画笔下的星光,破译童真世界的奇妙密码,在这场艺术之旅中,孩子们不仅是欣赏者,更是创造者。他们用童心解读大师,用想象重塑经典。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们与大师的对话,都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诠释。
在这场艺术之旅中,孩子们既是欣赏者,更是创造者。他们以童真的视角解读大师之作,用天马行空的想象重塑经典,大胆地用画笔表达自我。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们与艺术大师的隔空对话,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与诠释。
来源:中教网厦门教育融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