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响应"十四五"时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7月,青禾绘卷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武宁县烟港村,开展为期8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活动。该活动以"语同音·心相连·共振兴"为主题,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语言文化服务,着力破解当地方言区群众普通话交流障碍,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文化新动能。

活动初期,实践队成员深入烟港村各处,我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朱静怡同学现场讲解普及普通话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村民日常生活,阐述普通话在旅游、商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对个人素质提升和乡村发展的积极意义。村民们兴趣浓厚,纷纷驻足聆听、索取资料并交流。此次宣传活动让普通话知识直观便捷地走进村民生活,提高了村民对普通话的认知与接受度。

(图为实践队成员宣传普通话)

为切实提升村民普通话水平,实践队成员在村党群活动中心开设培训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根据村民年龄、文化程度和语言基础分组授课。针对中老年村民,从拼音发音、日常用语入手,通过示范朗读、一对一纠正发音等方式教学;对于青少年和儿童,通过绕口令比赛、诗歌朗诵、情景对话等活动,培养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教学中,成员发挥专业优势,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理念确保教学质量,注重与村民互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图为实践队成员开设培训课程)

为深入了解村民对普通话认知和使用情况,为后续推广提供依据,实践队开展全面问卷调查。内容涵盖村民语言习惯、学习需求、对活动满意度等方面。成员分组深入村民家中,严格遵守调查规范,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调查发现,大部分村民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但因缺乏学习环境和方法,水平有待提高。同时,村民提出增加培训课程次数和时长、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建议。实践队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调整推广策略、优化活动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普通话调查问卷过程)

为激发小朋友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队打造线下“普通话小课堂”自主学习平台。课堂配备丰富学习资料,如拼音卡片、故事书等。成员引导小朋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鼓励小朋友大胆开口。有的小朋友玩拼音接龙,有的围坐听故事并复述。同时,设立小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进步明显的小朋友给予小贴纸、玩偶等奖励。在奖励激励下,小朋友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学习普通话。

(播音与主持专业朱静怡开展“普通话小课堂”)

在烟港村推普期间,实践队深刻感受到语言对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普通话推广打破了村民语言障碍,促进了邻里交流,为村民了解外界、推广农产品和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看到烟港村因语言统一而展现出的活力,实践队体会到推普对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语言相通,人心相融。”此次活动虽结束,但推普脚步不停。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创新推广方式,加大力度,让普通话在乡村扎根,为乡村振兴提供语言支撑。(马久佳  许鑫冉 江海慧报道)


来源:中教网 南昌交通学院 马久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马久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小学频道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