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19日讯(通讯员 周子熠、胡诗嘉) 近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向阳花开·圆爱工程”志愿服务实践团赴江口县闵孝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以墙为布、以笔为媒,将艺术创意融入乡村振兴,用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墙绘为村落注入新活力,成为夏日里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

抵达村庄后,志愿者们迅速与村干部对接,实地走访调研村落风貌、文化特色与村民需求。结合村庄“生态宜居”建设规划与乡土文化元素,团队精心设计了涵盖农耕文化、非遗传承、文明新风、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等主题的墙绘方案,经村民代表与村委讨论通过后,正式开启绘制工作。

清晨的阳光洒满村落,志愿者们便已携带颜料、画笔、梯子等工具来到绘制点。墙面预处理、勾勒轮廓、调配色彩、填充细节……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尽管夏日高温难耐,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志愿者们热情不减。负责勾线的同学屏息凝神,确保线条流畅;调色组反复比对色卡,力求色彩与乡村景致和谐统一;填充组则细致耐心,让画面饱满生动。遇到墙面不平整、拐角难处理等问题,大家便围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或向有经验的村民请教,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绘制技巧。

“这幅‘蔬果丰收图’,我们改了三次才满意,就是想让它看起来和村里果树上的果子一样真实。”志愿者覃开材擦了擦额角的汗说,“村民们路过时会给我们提建议,比如哪家的蔬菜长得特别好,希望能画进去,这种互动让我们觉得墙绘不只是艺术创作,更是和村民心与心的连接。”

经过三天的辛勤付出,原本陈旧斑驳的墙面脱胎换骨:村口文化墙上,蓝盈盈的水壶与绘着茶汤的杯子相互映衬,传递出质朴的生活气息;巷子里,饱满多汁的西瓜、红彤彤的甜椒等蔬果墙绘,鲜活地展现着田园生机;村委会旁,志愿者们正精心勾勒着别致图案,一笔一划间,为乡村增添独特韵味。漫步村中,这些构思精巧、色彩明快的墙绘,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如同一座座流动的文化驿站,让村民在日常穿行中,不知不觉浸润于艺术与文化的滋养里。

“同学们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朝气和美感。”村民王大爷看着家门口的墙绘笑开了花,“以前这些墙又旧又脏,现在画得这么好看,孩子们放学路过都要停下来看一会儿,还能学知识,真是办了件大好事。”

带队老师胡诗嘉全程参与了墙绘活动,她表示:“‘三下乡’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墙绘志愿服务不仅让同学们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锤炼本领,更通过艺术形式激活了乡村的文化基因。看到同学们用画笔为村庄赋能,用青春力量服务基层,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希望这次经历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未来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

此次墙绘志愿服务,不仅为闵孝镇增添了颜值,更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志愿者们通过墙绘这种图文并茂、大家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绘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供稿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