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乡间未来”实践团队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舞动非遗脉搏,智创健康未来”为主题,通过走访红色遗址、调研非遗传承、开展党建活动等方式,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
恩施州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丰富红色资源。实践团队首站抵达恩施市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叶挺将军在恩施的峥嵘岁月,认真聆听讲解,并在纪念馆前庄严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实践队成员在恩施红色文化基地参观学习。鲁维佳 供图)
非遗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活力
恩施州不仅是红色热土,也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队深入宣恩县彭家寨,探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彭大爷。队员们学习榫卯结构、木材选料等传统工艺,并动手体验简易木构件制作。队员们表示:“非遗技艺承载着民族智慧,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方式让它焕发新活力。”
在利川市,团队观摩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利川灯歌”表演,并跟随传承人学习基本唱腔和舞步。团队还走访了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体验采茶、制茶过程,探索非遗产品直播带货等推广新路径。成员们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拍摄制作非遗文化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有效扩大了文化影响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利川灯歌传承人交流学习。鲁维佳 供图)
探索“红色+非遗”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践总结座谈会上,团队提出了开发红色研学路线、设计非遗手工体验项目等“红色旅游+非遗体验”融合发展建议,获得当地文旅部门高度认可。恩施州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们的调研报告很有价值,我们将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非遗资源整合,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此次实践不仅让同学们深刻感悟了红色文化魅力,也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希望未来能建立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为恩施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成员集中交流实践心得。鲁维佳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非遗文化,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的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队长谭聪在总结会上分享道。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前进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未来,恩施州将继续深化红色资源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们的探索足迹,也将为这片红色土地增添更多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朱彩宏)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