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傍晚,我带领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 踏上家乡千官村那被雨水泡软的田埂,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归程那天,当车轮再次碾过同一道垄沟,“队长”已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伊文老师”“伊文主播”。稻浪起伏,像替我们唱一首未写完的歌——原来这片土地的回声,早已替我把答案说得响亮。

图:实践队合影 邱贤耀 供图

把黑字写成回家的路

7月8日正午,蝉声把空气烤得发脆。我挨桌沿坐下,和老卢面对面,把《广东省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折成小方块,像递一张回家车票。

“叔,唔使愁,国家帮英子准备咗三件礼物:贷款免息、助学金直补,报到嗰日走绿色通道!”

图:入户走访 邱贤耀 供图

老卢用粗粝的指尖反复擦过“绿色通道”四个字,像在擦一盏灯。离开前,我把剩下的海报交给村委,请他们优先发给想让孩子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傍晚的风掠过宣传栏,海报边角被胶带压得平整。第二天一早,陆续有家长攥着皱边的《简介》走进村委,开口第一句都是:“绿色通道怎么走?”那一刻,我明白:政策不是冰冷的A4纸,而是一条被风送进院墙的回家路。

把白昼点亮:借“青年夜校”开支教夏令营

镇团委的“青年夜校”白天闲置,我递上一张借场申请,十分钟就把空教室改成支教夏令营基地。课桌排成回字形,阳光从窗口直泻而下,像给拼贴诗课堂铺好白纸。孩子们把旧报纸、诗歌和歌词纸剪成词语,在一张张白纸上拼出“夏天”——最小的字落在页角,最大的“回来”占满整张A4。夏令营结束后,一个小男孩把写着“回来”的纸片塞进我手心:“老师,明年它带你飞回家。”

图:拼贴诗课堂 邱贤耀 供图

我把那沓参差不齐的拼贴诗抱在胸前,忽然明白:支教不是我们把知识搬进乡村,而是乡村把“被需要”的坐标刻进我们心里。空教室的灯一关,孩子们的诗句仍在纸面微微发亮——原来点亮白昼的从来不是场地,而是三十多双敢把未来剪成纸蝶的眼睛

把茶香送出大山——一场从“0”到“1”的直播突围

实践启动前一周,我在广州拨通村委电话:“雁鹰山茶不能年年等收购商,得让手机信号替它翻山。”村委一句“道具我们出”把我从焦虑拉回笃定。设备空白、账号零粉丝、农户心里打鼓,我揣着茶农的期盼奔走:仓库腾空、支架到位、春茶连夜进场。

7月6日至13日,每天下午三小时直播,八天后点赞破百万、粉丝涨八成、成交百余单、营业额破千元,跻身抖音同类主播前列。数字在屏幕上滚动,我却盯着老茶农眼角的褶子——它们比任何曲线都亮。

图:直播现场 邱贤耀 供图

直播结束,茶农把两袋新茶塞进队友怀里,茶香扑面而来。我隔着袋口闻到露水味,才懂助农不是口号,而是信号塔与茶垄之间最短的一声回响。

图:拼贴诗作品《我的祖国》 伊文 供图

尾声:带走两首诗,留下一条看不见的回乡路

离村那天,孩子们把两首诗塞进背包,稻浪替我们鼓掌。我带走纸短情长,留下夜校、账号和新的名字。稻浪说:三下乡是把青春嵌进故乡齿轮,让土地与城市一起转动;循着这条看不见的路,我会再次抵达。(供稿:黄椅文)


来源:中教网 肖艺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艺虹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