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13日讯 (通讯员 张孝阳 岳睿祺 易琤琤)2025年8月7日—8日,南京邮电大学三下乡“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中华文化实践小队在苏州市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对江南水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访。
走访上林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在苏州市吴中区上林村,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当地依托江南水乡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的探索历程。
上林村依傍太湖,生态环境优美,通过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文农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图一 苏州市上林村鸟瞰图 陈禹豪 摄
在村史馆,村纪委书记、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陆英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上林村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
图二 陆英书记在村史馆向队员们介绍上林村 梁琪振 摄
上林村作为一个纯农业村,在过去农民主要从事养殖业,后来由于附近工业企业的发展,上林村出于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逐步取缔渔业和养殖业,建立四大合作社,对村庄的土地统一承包和分配。3500亩的基本农田,其中的2000亩与苏州园林绿化公司合作,种植生态公益林,锚定公共绿化和家庭园艺方向,打造返璞归真的自然田园风光带;此外,上林村仍保留了500亩的高标准农田,在春秋两季分别播种油菜花和水稻,1000亩穿插种植葡萄、翠冠梨、绿色蔬菜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打卡。
入户调研环节,实践队对徐大叔和王大娘做了专题访谈。
徐大叔在村委会工作,对村委会的工作方式和文化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提到,现在上林村为乡村振兴所做出的措施讲究“长尾效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而非短期效益。徐大叔特别强调了村两委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已经成为上林村的一条成功路径。
图三 实践队在采访村委会工作人员徐大叔 梁琪振 摄
张大娘在上林村生活了51年,见证了上林村的岁月变迁。她提到,村里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建设湿地农田,减少了村民的负担,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现今,她的女儿女婿可以外出工作,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女儿也孝心,女婿也孝心,孙女们也活泼可爱,我蛮幸福的。生活上我很充实的,平时星期天打打麻将干干家务,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现在其实现代人梦想中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我们都奔上小康社小康了嘛,都幸福了吧。”提起现在的生活状况,王大娘喜笑颜开。
图四 实践队在采访村民王大娘 梁琪振 摄
近年来,上林村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文化+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村庄的自我发展能力,取得重大成果。依托江南水乡文化产业资源,上林村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如慢陶美育、胭脂米加工、草地露营等,形成了“以文塑旅、以旅兴农”的生动实践。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五 上林村的荣誉墙 梁琪振 摄
图六 陆英书记与实践队合影留念 陈禹豪 摄
山塘街街采: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
山塘街是苏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江南水乡文化的载体,是老苏州的文化特色。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历史与时尚交相辉映。沿街店铺林立,既有售卖苏绣、缂丝等非遗产品的老字号,也有结合现代设计元素的文创空间,吸引着年轻群体驻足打卡。街道两侧,白墙黛瓦的古建筑与灯光装饰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古今交错的独特画卷。
图七 山塘街夜景 陈禹豪 摄
实践队在山塘街开展街头采访,对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看法。
“Suzhou is an extensively well known city in China for its ancient architecture that is well preserved.(苏州是中国一座极其著名的城市,以它对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措施而闻名。 陈禹豪 译)”一位英国小哥兴高采烈地表示道,他痴迷于这里的古老街道散发出的独特韵味,流连忘返于白墙黛瓦间的每一处细节。
图八 实践队在山塘街采访一位英国游客 郭彦鹏 摄
“山塘街是苏州的重要旅游景点,但是近年来也存在网红化、商业化程度过高的现象,旺季的时候,每天晚上这里都人山人海,相关负责的部门应当合理开发,以保证游客的体验感。”景区的一位店主在采访中如是说。
图九 实践队在山塘街采访一位店主 朱景怡 摄
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兴起,山塘街也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景区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度商业化也让部分游客感到失望,认为街区的独特韵味正在被喧嚣和浮夸所取代。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与满足现代消费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山塘街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模式,力求在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守住历史文化街区的“魂”。
苏博调研:艺术典藏品的现代价值
在苏州博物馆内,实践队员们被一件件珍贵文物所吸引,深切感受到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记录,与馆内讲解员交流探讨,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保护传承现状。
图十 苏州博物馆的文物 朱景怡 摄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队员们不仅拓宽了文化视野,也增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调研中所见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发挥青年力量,助力江南水乡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将持续关注传统文化保护议题,结合专业优势,探索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