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羽】

 2012年出于偶然选择了济外,彼时年少的我并没有想到,济外会陪伴我十二年,并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回望在济外的十二年生活,最想说的莫过于“感恩”二字。今日能够取得在南京大学就读德语+法学专业的机会,无疑是借助了济南外国语这个多元的平台。在这里每一位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路。无论是高考,出国,还是保送,学校总是能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自认为,我并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在学习上我也有冥思苦想、拼尽全力也理解不了的题。在篮球场上,我也一直不是打的最好的那一名球员。我早早接受了自己的普通,但并不代表我放弃了自己,我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争取变得越来越好。仍记得自己对一个问题多次向老师求教,讨论不同的方法,为了进入保送圈的挑灯夜读,为了通过体育测试在暑假和课活的刻苦练习。或许当时真的那段经历回想起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济外,我收获的不止于知识,还有良师益友。能走到今天,我要特别感谢他们。赵老师在我迷茫,心情低落时鼓励我,让我重拾信心。邢老师,宋老师不仅在学习上不厌其烦的解答我的问题,更是陪伴我度过了在出圈前那段最艰难的时刻。我最好的兄弟们,有的已经陪伴我十二年了,我们共同努力,互相倾诉自己的烦恼,聊的天南海北,在学习上也会互相帮助,结识他们是我的荣幸。

最后我特别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选择了济外,同时也感谢他们在学习上是一种给予我足够的相信,让我去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无论是18年选择德语,六选三,选择报考学校,他们始终支持我,他们无疑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亦是我前进的动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大家务必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徐天睿】

小升初时,我点开成绩查询的界面——181分,刚好比第一志愿的线高了一点点。凭借着这微弱的分差,我以倒数第五名的身份挤进了德语生的行列。而谁知在六年后的南大校考中,我再次喜提181分,得以继续学习改变了我的一生的德语。

 离谱的分数,离谱的我。大家都知道我本想通过学校的DSD项目出国,但我最终还是不堪高考的压力转而保送。这件事于我是巨大的反转,在反复思虑中,我深刻地明白了济外公众号上的一句话:没有错误的选择,只有未尽的努力。在保送、高考、出国三开花的济外,多元的平台和二外学习赋予我们许多的选择,但自身的能力才决定了我们所能达到的上限。能力要能撑得起梦想,这个教训我已经牢牢记下。

但所幸,外语特长是我最后的底牌。说实话,说“特长”我都有点心虚。我并没有多厉害,我只是幸运地遇到了几位顶尖好的老师,再有那么一点喜欢学外语罢了。小学时,王传真老师领我走进外语学习的大门。包容的课堂、鼓励、耐心和陪伴为我的外语学习打下最重要的地基——兴趣。进入初中,“拖堂李天王”李雪玲老师用分条记笔记、单词联想、蓝笔解析红笔错一改三等方式,让英语知识通过勤学苦练在我脑子里形成初步的体系。而这些学习方法的内化,不仅于学习严谨的德语有极大助力,细心做事、重视逻辑的好习惯更是使我处处受益。五年来,德语学习陪伴着我的成长,也塑造了我的性格。通过练习在长句里找出主谓宾,我锻炼了在纷繁复杂中找出主干的能力。总是放在句子最后的可分前缀以及绑定着的动、介词,则强化了我的框架意识。而德语生独有的辩论赛,Pro和Kontra之争使我下意识地去想事情的另一面。备考DSD时我学会了在外文网站上查找信息,由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

在济外,我完成了青春的蜕变。纵使成绩起落,我却多添了一分对成绩的掌控感——只要心态足够好,我知道该怎么学。而心态这门在课表上不曾体现的必修课,却在老师们的鼓励中无声进行着。感谢曾在我迷茫时给予我宽慰和建议的宋文静老师、邢立英老师、潘庆会老师以及饱含人生智慧、兼职教数学的“大宋皇帝”宋强老师。感谢即使结婚也要挑在周六的最好最耐心的地理老师董晓玲,兼具魅力和学术魅力还相信我能考90的飒姐——生物刘娜老师,文言文课后被我问了一千个问题,让每周三晚上(普查背诵)成为常规噩梦却让我在高三又怒提十五分的语文范振华老师以及仅仅高一相处一年就用专业知识KILL ME的历史何乃静老师。虽然老师们教给我的知识可能不再有用武之地,但无论何时回忆起都能重温那些在济外充实且充满对未来希望的日子。

我最幸运的事情曾发生在济外,我认识的最好的朋友们也都在济外,我在这里磨炼出我最尖锐的武器——外语,我的未来和希望也寄托在济外广阔的平台上。感谢我亲爱的母校。


来源:济南外国语学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