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成都3月30日讯(通讯员 蓝茜钰 李卓颖 王稀) 为传播巴蜀游艺文化、承继巴蜀游艺精神、弘扬巴蜀生活智慧,四川大学学生项目团队于2024年3月24日下午在成都市文化馆408教室举办了“共忘辛苦逐欣欢——宋代巴蜀游艺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之旅”活动。包含项目团队成员、团队协助人员、成都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和成都市市民在内,共计百余人次参与了本次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
图为项目组成员在紧张筹备活动之余利用路边装饰拍摄的有趣宣传照片。 中教网通讯员 王稀 供图
本次活动围绕“宋代巴蜀游艺文化”与“游艺精神的疗愈作用”两大中心展开,以互动体验式文化科普的形式展开,发掘宋代巴蜀游艺文化和其中蕴含的积极精神,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体验巴蜀文化、把握巴蜀精神、疏解焦虑情绪的场所。活动包括开幕式、正式活动体验和闭幕式三大环节,分为四个体验区,分别是展览区、游艺活动区、知识集市区和音频疗愈区。
展览区陈列了从团队辑录成果中精心挑选出的36首宋代巴蜀游艺诗词,团队成员为每一首作品进行了注解并自绘插画。市民朋友们相继参观主展览区,询问诗词与插图的来历,流连于诗词中所描写的月兔茶、踏石、药市等巴蜀特色风物与游艺活动中。
图为项目成员主持活动开幕式。中教网通讯员 彭景慧 供图
图为活动现场,各活动区参与人数众多。中教网通讯员 彭景慧 供图
游艺活动区下设击壤体验区、游艺诗画连连看区、游艺文化猜猜乐区与插画创作区。击壤为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活动,该体验区下出现了百发百中的天才少年、兼具恒心与耐心的青年投射手,驻足欣赏且倍感欢乐的中老年观众;游艺诗画连连看区设有八幅团队自绘插画与对应的诗词句,工作人员将其顺序打乱后供参与者连线搭配,许多家长带领孩子前来参与该区活动,并与孩子共同体验连连看的过程,部分家长还耐心引导孩子,亲子同乐;游艺文化猜猜乐区放置了一百张团队自行设计书写的谜面书签,活动尚未开始,该区已人山人海,市民们津津乐道于具有本地特色的谜面,赞赏团队自制谜面的用心,在猜中谜底后许多人也将书签带走留作纪念;插画创作区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本宋代巴蜀游艺诗词册,参与者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内容并为其配图,许多小朋友在该区停留良久,完成了各具特色的插画作品。
知识集市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区规则为在一分钟内记忆所给信息并回答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起初有参与者质疑该区的难度设计,但在亲身体验之后,参与者们都纷纷表示活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能感受到挑战中的趣味性,部分市民朋友还指出在记忆问答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巴蜀游艺文化知识。
图为市民参观主展览区。中教网通讯员 彭景慧 供图
图为市民体验击壤活动。中教网通讯员 彭景慧 供图
音频疗愈区可以扫码播放团队自制的播客节目,“苏轼与茶酒”、“陆放翁与花”的故事吸引着许多前来游玩的市民,其中,小朋友们还比较乐意体验该区下设的趣味项目:在听音频前后信笔涂鸦以描绘内心感受,最终比较前后感受的可视化呈现是否有不同,并以此为依据评估团队音频的疗愈效果。一位中年女士在听完音频后从家长角度给予项目组音频可以教育化、商业化的肯定性建议。
除此之外,教室中央的多媒体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团队自制的心理剧,抛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命题,通过呈现现代人与苏轼的对话,揭示了“经历就是意义”这一主旨。市民黄女士(化名)说:“这个视频拍得真好,虽然我这个年纪肯定能想开了,但是对于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尤具指导意义。”
通过挖掘巴蜀传统游艺文化、采撷宋代巴蜀游艺诗词精华、精心还原宋代巴蜀游艺活动,本次沉浸式体验活动让策划者和参与者都有所收获。
图为插画创作区参与者们的画作。中教网通讯员 汪琰 供图
图为音频疗愈区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听音频并信笔涂鸦。中教网通讯员 彭景慧 供图
项目团队的成员在活动策划、筹备及最终落地的过程中,深化了自己对巴蜀文化的认识,提高了文学素养,并身体力行游艺活动背后延续不已的巴蜀游艺精神——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等。
“从几岁小孩到二十出头的时尚年青人,再到父母年纪的中老年人,都不乏体验知识集市区的人。有几位小朋友全程参与,未提前离场;有一位母亲专门询问线索卡是否可以拍照,以便拿回去教小朋友。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二十多岁的理科姐姐,表达了她听工作人员讲解记背线索卡内容、学到新知的快乐。她直言‘这趟来对了’。”团队成员小王(化名)如是说。此外,活动还引起了五凤国学基地总策划的关注,她提出如果有机会希望和项目组合作,在弘扬国学的路上携手共进。
巴蜀地区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不同于中原的特色文化,简单快乐、忙闲并举是巴蜀人民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当代社会,宋代巴蜀游艺活动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阅读描写宋代巴蜀游艺的著作、从中窥探乃至参与古人游艺生活、感受古人游艺心态,可以为当代人缓解精神压力提供巴蜀智慧。
来源:中教网成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