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和了解地方非遗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守护和宣传,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芯连心唱响民族情”数智助农实践团队走进物华天宝、民族风情浓郁的广西百色、云南昆明,通过参观、访谈、体验等方式“沉浸式”探索学习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了解非遗传承故事,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广西百色:走进麽乜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右江民族博物馆,参观馆内麽乜展品,感受文化底蕴。在对麽乜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实践团走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右江麽乜”保护示范基地,拜访非遗传承人黄桂珍老师,现场观摩麽乜手工艺品制作,深入了解麽乜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感受壮乡热情及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麽乜”为壮语译音,有神与母亲的意思,是一种用于安神镇惊、辟邪解毒,招百福、除凶秽的香囊配饰物,其布偶人抱着大大圆球的造型来源于壮族古老传说龙与太阳的故事,通过当地壮族人的世代传承和演变,在制作上渐渐加入艾草、菖蒲、苍术、檀香等中草药为芯,成为兼具壮族历史文化内涵的民间工艺品。

在黄老师的介绍指导下,实践团体会了麽乜制作的不易,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手艺人的时间和心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麽乜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坚守。黄老师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她深感自豪,也希望“麽乜”文化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和发扬,增强非遗活力。

云南昆明:滇韵流芳

滇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信息工程学院“芯连心唱响民族情”实践团来到了昆明牛街庄滇戏博物馆,感悟国家级非遗“滇戏”在民间剧团努力下传承发扬的故事。

在滇戏博物馆馆长张春丽老师的带领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博物馆里有近2万件滇戏物件,是云南省唯一的滇戏博物馆,博物馆前身是由张玉才、张荣、张坤老先生创办的滇剧院;几十年来,剧院沉淀着张德恩、张勇、张春丽等五代传人为保护与传承滇戏的执着与使命,加上昆明周边各界滇戏迷的共同努力,才有如今的滇戏非遗文化博物馆。

为深入探寻非遗文化精神,团队成员杨淑娴从吊眉、打底彩、画鼻影、铺粉等到穿戴厚重的戏服和头饰,亲身体验滇剧老师在上台前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准备工作以及其中的不易。之后,在张春丽老师的指导下,杨淑娴同学又登台体验了滇戏的悠扬,并与实践团成员任阔演绎了一场《古今穿越》对话微短剧,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传承非遗文化。

亲身体验后,杨淑娴感慨地说:“滇戏的戏服和头饰之厚重,台词之丰富,动作与神情之细腻,无一不体现着滇剧演员们对滇剧的热爱与专注。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滇戏演员们为保护和传承滇戏而不辞辛劳的坚韧精神。”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芯连心唱响民族情”实践团全体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积极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至海内外。接下来,团队成员将继续聚焦非遗传承与创新,讲好非遗故事、赋能非遗传播,以新技术、新创意拓展非遗于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