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1月13日讯(通讯员 廖伯诚)文昌,位于苍溪县东北部,与巴中、南江、旺苍接壤,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昌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挺进苍溪,从石马一路向南,直到岳东,在文昌建立了苏维埃苍溪县委。随后,区乡村苏维埃政权从北到南如雨后春笋节节高。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红色文昌,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这份厚重的历史底蕴,也让文昌在历史的岁月洗礼中大方光彩。
时光流转,90年后的今天,文昌已阔步迈入崭新时代。老百姓走上致富道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特别重视教育,对教育质量有了更高的期盼。教育优质发展、教师成长如何与之相呼应?
文昌教育督导站主任董勇说:“我们文昌教育人勇立时代潮头,传承红军精神,以‘四有好老师’领航,狠抓教师队伍建设,聚焦培育大先生,突破教育发展瓶颈,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明师大道’,同样展现出伟大的气魄与魅力。”
随着“明师大道”工作的深入推进,文昌教育的一池春水被激活了。
明师大道势在必行,实质内涵深入灵魂
文昌,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些年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一批师范生逐步退出教育舞台,新入职年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教师仍未能从先前的教育浮躁中静下心来,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不知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亦不知道该怎么做教师。
文昌学区的教育工作者们深感责任重大。以董勇为主任的督导站,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提升学区的教育质量,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如何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在对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反思中,“明师”“明师大道”的理念、内涵逐渐清晰起来。
2023年的春天,百花齐放的美好季节,孕育出“明师大道”这一新的生命。3月,董勇主任在第一届明师大道活动中,向全学区的老师们明确指出:明师即明白之师,就是我们要明白,我们该怎样当教师,我们该当怎样的教师。有些教师很有名,但如果其失去教育的良知,如果其违反教育的规律,如果其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是为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的功利思想和一己之私,那就是徒有虚名,这既是学生的悲哀,也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悲哀。大道就是通往理想的道路。明师大道就是追求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探索奋斗之路。
聆听了董勇主任的讲解后,文昌学区的老师们领悟到“明师大道”的实质内涵丰富而深刻。
“明师不仅仅是指有知识、有技能的老师,更是指有高尚品德、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明师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文昌中学廖东红称,“大道”代表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和方法。明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明师还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岳东小学校长邓世友感悟道,“明师大道”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共同发展。文昌学区的老师们必定能在“明师大道”的引领下,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逐步形成一个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教育团队,为文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督导站教育专干邬锦表示,“明师大道”的宗旨要引导教师“要想成名师,必先做明师”;而活动的目的,就是唤醒文昌学区每一个教育人的职业良知,激发文昌学区每一个教育人的教育情怀,促进文昌学区每一个教育人对真教育的探索。
“明师大道”并非偶然的产物,它是文昌学区教育工作者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领悟与追求。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文昌学区教育管理者认识到,要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明师大道”正是为了打造这样一支队伍而提出的宏伟蓝图。
三个板块尽展风采,每个环节精细把关
文昌学区的“明师大道”,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课堂我来上”“红色故事我分享”“红色才艺我展示”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上,每位选手展现别样的风采,且在评选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细把关。
“红色课堂我来上”:精益求精。参赛选手全情投入,对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他们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经典文学作品,引领学生们领略文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们在思考中掌握数学的奥秘;在英语课堂上,老师用标准的发音和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们在这样的红色课堂中,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故事我分享”:温暖力量。教育是充满爱与智慧的艺术,在比赛中,参赛老师们讲述着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有的分享帮助自卑学生重拾自信的故事,有的讲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关爱和支持的经历;还有的分享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故事……这些平凡的教育故事充满温暖和力量,展现了老师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也让其他老师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个活动,老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红色才艺我展示”:多彩绽放。文昌学区的老师们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在个人才艺方面也各具特色。在比赛舞台上,参赛老师们首先回答来自评委关于教育的三个问题,畅所欲言对教育的见解、感悟与思考、研究与总结以及学习与积累。接着,老师们展示自己的个性特色、兴趣爱好和艺术特长。有的老师歌声悠扬,宛如天籁之音;有的老师舞姿优美,轻盈灵动;有的老师书法精湛,笔走龙蛇;有的老师绘画传神,栩栩如生。这些个人才艺的展示,让老师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和愉悦,也让学生们看到了老师们的多才多艺,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为何在每个板块前加上“红色”的修饰语?文昌督导站人事专干王晓龙给出了解答。一是文昌学区正在实施“片区联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农村中小学德育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此项活动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这里的“红色”,具有广泛含义,凡是追求理想进步、积极向上、有益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有益于社会公平正义、充满正能量的,都可称之为“红色”。三是文昌是红四方面军战斗的宝地,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那么,如何才能评选出的优秀选手呢?文昌学区采用多种机制相互结合的方式,对每个环节精细把关。首先,活动采用淘汰制。月赛四位选手参加,每一关淘汰一位选手,最终产生一名月冠军,每期举办四次活动,共产生四位月冠军。年度总决赛八位月冠军参加,每一关淘汰两位选手,四人进入第三关,角逐冠亚季军。采用淘汰制旨在通过活动的竞争性来提升活动的激励程度和含金量。同时,为了调动所有选手的积极性和保护选手的自尊,活动规定:第一关被淘汰选手的教育故事将和其他选手一样,刊载在“红色文昌”公众号上,前两关淘汰的选手,所准备的艺术特长,将在第三关友情出演。其次活动采用“大众评委”和“专业评委”制。大众评委由各校选派数量相同的教师担任,以示公平。专业评委主要由学校业务素养较高的领导和教师担任,年终总决赛在全县范围内邀请更高水平的学科领衔人、名师、专家担任专业评委,专业评委的票数权重高于大众评委。评委不但要给选手投票,还有可能被随机抽到对选手的表现作评价,以及为选手提问并交流。这样的设计是希望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做麻木的看客,都要成为教研活动的局内人,用心投入到研学中来。
再次活动引入了“奖杯制”和“考核评价制”。为月冠军和年度冠亚季军发放具有纪念意义的奖杯,增强选手的获得感;年度前三名获得者如果在当年没有重大工作失职失责和安全责任事故,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优秀,县级以上荣誉优先推荐,以激励更多的教师踊跃参与;未获得奖杯的发放“优秀选手”证书,维护教师自尊,保护教师激情。
此外,活动倡导“选手助演”制。鼓励学生和其他教师为选手助演,助推教师社团活动、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以及构建团结向上的学校教育环境。
为何要把“红色课堂我来上”放在了第一关呢?文昌督导站办公室吴应龙解释说,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必须能够驾驭课堂教学的老师;一个教师的最大本事应该展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必须首先跨越的门槛;过不了课堂教学这一关的教师,不管他其它方面再优秀,也永远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学区的11所学校都是“明师大道”的实施主体单位,活动实行“学校轮转负责”制,确保了每月的赛事良性运转。每月的承办学校不仅负责活动的组织,还要在活动中穿插展示本校特色亮点,使活动更丰富生动,更有生机活力,更加整体推进“明师大道”工作。
比赛递进凝聚人心,山区教育充满活力
“明师大道”的实施以来,共举行了15场比赛,赛事一场比一场更精彩。文昌学区不同学科的60位老师参加比赛,参训教师达1600人次。“明师大道”对文昌学区教育乃至苍溪的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24年1月,苍溪县“优师优教”专题研讨活动与文昌学区“明师大道”2023年度总决赛有机结合,同步举行,全县网络直播,受训教师3000人。2024年5月,苍溪县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巧借“明师大道”月赛一起展开,促进共同成长。
记得初闻“明师大道”时,我们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这个全新的概念,究竟会给我们的教育生涯带来怎样的改变呢?随着活动的逐步推进,答案渐渐清晰起来。学区广大教师高度认可这项改革,发自肺腑的称赞道:“明师大道”是我们做名师的提神清醒剂。活动带动我们深度参与,人人都是评委,人人都可能成为考官,人人都可能被抽中做点评、谈感受。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会接受其他人的评判。自己从此不再迷糊,其实自己随时都是“明师大道”的选手,随时都要严阵以待,为自己的成长和学区的质量提升冲锋陷阵。
近两年来,“明师大道”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文昌教育的前行之路,激活文昌教育一池春水,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一年好景君需记,又是黄橙橘绿时。2024年初冬,漫步于文昌的山山水水之间,徜徉在文昌学区的11所校园内,聆听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师的学研氛围,与广大教师亲切交流座谈,真切感受到教师们勇于奋进的精气神。
从各校优美的育人环境中、从教师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上、从一张张闪光的荣誉证里,读出了“明师大道”已经取得的骄人成绩。“明师大道”是文昌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力助推器。教师们深研新课标,将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升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交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学习并展示新才艺,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今年学区有100名优秀教师被遴选进城或提拔重用。“明师大道”是文昌师风建设的高效净化器。教师们深研教材、了解学生、潜心育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并分享自己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等方面真实的故事,传递着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同时,也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为学生树立榜样。“明师大道”是文昌教师团队合作的紧密粘合剂。教师们组成团队,共同研究课标、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通过交流互动,互相启发、欣赏、鼓励,增进彼此感情,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明师大道”是文昌改变办学条件的加速推进器。校长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规范室内舞台,添置电子大屏;加速校干部培养,学校领导干部主动参与活动,来锤炼和“表现”自己。
“明师大道”是文昌学生成长的优质孵化器。在明师的教导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岳东小学“烙笔生花、印痕之美”工作、学生作品“十二生肖”、“九岳之东,一面如故”等分获2024年省市艺术展演一、二等奖。“明师大道”是文昌教育的有力宣传机。“明师大道”的实施,得到教育厅局的关注,吸引了更多的家长、教育同行等参与文昌教育的发展,中教网、广元教育等专业媒介,多次报道活动,扩大学区教育影响力。“明师大道”是文昌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教学能力提高,带动学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在2024年县委和教育局的质量评估中,学区11所学校全部受到表彰。
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征程。面对优秀的成绩单,董勇主任真诚地说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文昌教育人一定要继续以爱为帆,以责任为桨,用活“明师大道”,为教育事业培育出更多德艺双馨的大先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共同书写山区教育辉煌灿烂的明天。
来源:中教网 廖伯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廖伯诚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