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4月2日讯(通讯员 袁艾华)“左脚35厘米,右脚38厘米,我的步伐不太均匀呢!”在旬阳市第三小学五年级的走廊上,一群学生正踩着彩绘的“巨型脚丫”测量步距,不时传来欢快的讨论声。这是旬阳市第三小学创新推出的“课间一刻钟”地面游戏活动的一个生动场景。
新学期伊始,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旬阳市第三小学制定了课间15分钟活动优化方案,五年级组教师团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了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特色课间活动。10款创意地面游戏划分为益智类、运动类、红色文化教育三大主题区,将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点巧妙融入“跑、跳、投”等基础体育活动中,让短暂的课间时光成为滋养学生全面成长的“营养加餐”。
“最明显的变化是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三五成群讨论游戏策略的多了。”五年级组组长吴霞老师指着正在玩“节气跳格子”的学生说。“我们班上的陈同学原本课间总爱疯跑,现在却成了“节气小达人”,能熟练背诵二十多个节气农谚。更让我惊奇的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上课的专注力明显提升,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也更加默契了。”五年级田同学说道。
这些变化正是学校深化“双减”政策落地的创新实践。“我们不做简单的‘减法’,而是通过设计富有教育内涵的游戏活动,实现课内外学习的良性互动。”吴霞老师介绍道。“如‘数学沙包’既锻炼投掷能力又巩固计算技能,‘元素萝卜蹲’让学生在运动中掌握科学知识,每个游戏都蕴含着教师团队的育人智慧。”
如今,这些地面游戏已成为校园里的“网红打卡点”,更悄然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家长刘女士欣喜地说:“孩子回家总兴致勃勃地分享游戏中的新发现,有时还拉着我们一起玩家庭改编版。这才是‘双减’该有的样子,真正实现了快乐成长。”
据悉,学校计划将这一创新做法推广至各年级,并着手开发融入汉水文化、太极城特色等本土元素的系列游戏,让“真善美”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为“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探索更多可能。
来源:中教网 袁艾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袁艾华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