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全国第十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拉开帷幕。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幼儿园以“呵护‘睛’彩·乐见未来”为主题,通过创新课程、家园共育、数据监测与社会协同,构建了一套科学化、趣味化的近视防控体系,为幼儿视力健康注入强劲动力,为区域近视防控提供可操作示范。
▲孩子们在园内读护眼主题绘本
创新课程:在体验中播种护眼意识
珊瑚幼儿园将视力保护融入日常教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性。大班的“奇妙眼‘视’界”课程成为亮点——孩子们戴上自制的“近视眼镜”,亲身体验模糊视界的不便;通过“蒙眼摸物”游戏,发现失去视觉后连熟悉的物品都变得陌生;课程还邀请戴矫正眼镜的幼儿分享经历,引导同伴正确看待视力问题,消除对“戴眼镜”的误解。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园分层设计活动:小班通过绘本《眼睛的故事》认识眼睛功能,教师以“眼睛宝宝”卡通形象讲解用眼卫生;中班开展“自然观察日记”,孩子们在种植角照料绿植,观察叶片脉络,远眺园区树木并绘制“眼中的春天”;大班结合视觉艺术课,用色彩绘画和手工制作“护眼提示卡”,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课程实施后,幼儿主动调整坐姿、减少电子屏幕使用的比例显著提升,护眼意识悄然扎根。一名大班幼儿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看绘本会坐直,因为不想让‘眼睛宝宝’累生病!”
▲在劳动中学习护眼知识
系统行动:“1332”模式织密健康网络
幼儿园以“1332”行动为核心,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一场念想全体师生、家长的“爱眼护眼课堂”拉开序幕,通过庄重而富有意义仪式激发责任感;三大主题活动贯穿始终:“爱眼小卫士”评选树立榜样,每周由幼儿自主投票选出护眼习惯最佳的小伙伴,鼓励获奖者分享护眼经验;“亲子眼保健操”推广强化家庭互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小小眼科医生”体验日让护眼知识深入人心,在角色扮演中,他们化身为“眼科医生”,用模拟仪器为同伴“检查视力”,学习眼球结构与护眼知识。
▲认真学习眼保健操
特色课程则融入护眼理念——视觉艺术课通过名画赏析,引导幼儿关注色彩层次与视觉舒适度;自然观察课组织“户外寻宝”游戏,孩子们寻找指定植物,锻炼远视能力;创意手工课中,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护眼台灯”,学习科学照明知识。
此外,幼儿园联合南岸区眼健康科普基地,开展家长学校、社区义诊;建立幼儿视力数据库,记录家庭与园所的用眼习惯,专家定期分析数据并提供个性化建议,形成“监测-干预-反馈”闭环。
▲园方积极开展家园社专互动活动
珊瑚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保健主任申晓琴表示:“数据系统帮助我们精准发现用眼问题,比如某个孩子连续两周阅读距离过近,我们及时提醒家长调整了书桌高度。”
家园协同:从家庭到社会的护眼接力
护眼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需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幼儿园发布《家长倡议书》,明确“优化照明、控制屏幕、保障户外运动”等8项举措,并通过“周末户外打卡”“家庭护眼日记”等活动推动落实。一位家长反馈:“孩子现在会提醒全家人‘看屏幕20分钟要休息’,周末郊游成了新习惯。”
▲专家来园宣讲眼保健知识
数据印证成效:2025年宣传月期间,全园幼儿日均户外高质量活动保证2小时,教师近视防控培训100%;家庭电子屏幕使用时长下降40%;家长护眼知识知晓率达95%,24名屈光异常幼儿被及时转介干预,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南坪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副主任冯胜辉评价称:“珊瑚幼儿园抓住3-6岁防控黄金期,将护眼融入生活细节,为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从体验式课程到动态数据管理,从家庭联动到社会协同,珊瑚幼儿园以创新与坚守,为幼儿视力健康构筑起坚实屏障。未来,幼儿园计划将“护眼行动”常态化,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幼儿视力健康”公益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珊瑚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书记园长马玉表示:“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清晰视界,这是教育者的使命,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来源:中教网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幼儿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