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4月15日讯(通讯员 梁永康)近日,来凤、周坡、研经学区六年级数学联合教研活动在井研县千佛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思维型课堂”为主题,包含两节公开课展示及评课研讨环节,三个学区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及教研员共20余人参与活动。

一、课堂展示:以生为本,激活思维

1《数学思考(1)》:逻辑推理的思维盛宴

第一节课由千佛小学李老师执教《数学思考(1)》。课程以“解决复杂问题中的逻辑推理”为主线,通过“点与线段数量关系”的经典问题,引导学生从简单入手、寻找规律。李老师通过“问题链”设计层层递进:从“2个点能画几条线段”到“10个点能画多少条”,学生逐步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分组合作,用列表法、画图法、算式法多角度探索规律,最终自主推导出“n个点的线段总数公式”。

李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可见性,通过投屏展示不同小组的解题策略,并鼓励学生互评质疑。例如,当一名学生提出“用组合数公式C(n,2)更高效”时,李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方法的普适性,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课堂尾声,学生运用规律快速解决“20人握手次数”的实际问题,展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转化能力。

2《鸽巢问题(1)》: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智慧

第二节课由周坡小学汪老师带来《鸽巢问题(1)》。课程以“扑克牌魔术”导入,通过“4张牌分给3个同学”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至少有一个同学拿到2张牌”的必然性。王老师巧妙运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和杯子,直观感受“物体数>抽屉数”时的分配规律。

在突破“至少数=商+1”的核心难点时,王老师采用“分苹果”动画演示,结合“进一法”生活实例(如装铅笔),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课堂练习设计独具匠心,既有“13人中至少2人生日同月”的趣味题,又有“文具店铅笔促销”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应用中深化对“最不利原则”的理解。课程结束时,汪老师播放“鸽巢原理在密码学、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微视频,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二、评课研讨:深度对话,共促成长

课后,与会教师围绕两节课例展开热烈研讨。教研员陈老师指出:“两节课均体现了新课标‘三会’要求:《数学思考》培养‘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鸽巢问题》凸显‘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亮点聚焦:

1. 问题驱动,凸显主体性

多位教师称赞李老师的课堂“敢放手、会等待”,通过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汪老师的情境创设“有趣、有疑、有用”,有效激发学习内驱力。

2. 结构化教学,促进思维进阶

教研员陈老师强调:“《数学思考》一课从具体到抽象,构建了‘问题—规律—模型’的学习路径;《鸽巢问题》通过操作、演示、应用的三阶设计,实现了从直观到形式的跨越。”

3. 核心素养落地策略

针对“如何平衡探究耗时与课堂效率”的困惑,教师们建议:可前置基础任务,利用预习单分解难点;对于思维跨度大的环节,教师需精准搭建“脚手架”,如提供范例或思维导图框架。

三、总结提升:以研促教,向优而行

活动最后,学区数学教研负责人梁老师总结道:“本次教研呈现了两节‘有思维含量、有学科味道’的优质课例。教师需继续深研课标,把握‘内容结构化’与‘学习实践化’两大方向,在教学中做到‘三关注’:关注真实问题的解决、关注思维外显化、关注学科育人价值。”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日常教学中践行“思维型课堂”理念,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沃土。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指明了六年级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方向。学区将持续推进“研—教—评”一体化建设,助力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教网 井研县千佛镇中心小学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井研县千佛镇中心小学校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