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幼儿艺术素养,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能力,旬阳四幼大三班第二学期开展了别具特色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此次活动将多元音乐元素巧妙融合,为幼儿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之旅。
创新融合,开启音乐新篇。围绕读书月活动,教师大胆创新,将奥尔夫音乐与诗朗诵相结合。孩子们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伴奏下,朗诵经典诗词《李白爷爷我们诗里见》,通过奥尔夫音乐独特的节奏型,让诗词的韵律更加鲜明。幼儿们用稚嫩的声音,配合着轻快或舒缓的节奏,将诗词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又在音乐与文学的交融中,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律动飞扬,释放童真活力。律动环节是此次教学活动的一大亮点。教师根据不同的音乐主题,编排了丰富多样的律动动作。当播放欢快的儿歌时,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身体、跳跃、拍手,一个个化身为灵动的小精灵。在学习《哪吒》时,幼儿们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准确地完成拍手、跺脚、点头等动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律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肢体协调性,更让他们在音乐中尽情释放童真与活力。
鼓乐齐鸣,奏响非洲风情。非洲鼓的教学,为课堂增添了浓郁的异域风情。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了非洲鼓的起源与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们用小手有力地敲击鼓面,感受着非洲鼓独特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感。从简单的节奏型练习,到完整的曲目演奏,如《离别开出花》,孩子们逐渐掌握了非洲鼓的演奏技巧,在激昂的鼓乐声中,仿佛置身于热情的非洲大地,体验着别样的音乐魅力。
打击乐器,碰撞多彩音符。丰富的打击乐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碰铃、响板、串铃、双响筒等各种打击乐器在幼儿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在演奏《欢沁》时,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情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有的幼儿用串铃模拟轻柔的风声,有的用碰铃敲出清脆的高音,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交织、碰撞,编织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接触到了多元的音乐形式,更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旬阳四幼将继续秉持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音乐教学新路径,为幼儿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让音乐的美妙旋律在孩子们的童年中持续奏响。
来源:中教网 王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李欢 责编: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