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5月6日讯(通讯员 李佳)为厚植劳动精神,构建“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体系,广化小学于五一劳动节前后开展“劳动点亮生活”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认知学习+实践体验+价值感悟”三维度,引导学生在沉浸式参与中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认知课堂:解码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
4月30日,各班以“劳动点亮生活”为主题开展班会,通过多元形式深化劳动认知:
- 情景模拟:还原家务劳动、校园值日等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劳动日常;
- 榜样学习:围绕“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事迹”展开讨论,致敬全国劳动模范;
- 互动思辨:以“劳动创造什么”为议题,结合环卫工人、教师等职业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生动的课堂设计激发了学生对劳动者的感恩之心,初步建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认同。
二、实践育人:全龄段劳动体验课程
五一假期期间,学校按年级梯度设计劳动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参与劳动的“打开方式”:
- 低段·家务小能手(一、二年级):完成卫生大扫除、整理书包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做中学”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 中段·创意致敬者(三、四年级):手工制作“劳动奖章”,为门卫、清洁工等校园劳动者佩戴,用仪式感传递尊重;
- 高段·生活观察家(五、六年级):
- 五年级: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摄影绘画活动,聚焦快递员、医护人员等身边身影,定格劳动之美;
- 六年级:走进田间地头,体验耕地、播种等农耕环节,在“汗滴禾下土”的实践中深化粮食安全认知。
三、价值升华: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此次活动将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 家校协同:通过家务实践作业,引导家长重视劳动教育,避免“重智轻劳”误区;
- 社会联结: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劳动者,将“劳动最光荣”的认知转化为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自觉行动;
- 评价创新:以“劳动奖章”“实践手册”等多元形式记录成长,让劳动教育可量化、可感知。
广化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撸起袖子干活”,更要通过持续化、场景化的实践,让劳动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生底色。此次活动正是该校落实“五育并举”的缩影——当孩子们在清扫房间中学会责任,在农田耕作中懂得敬畏,劳动的种子已在心中悄悄发芽,终将成长为支撑未来人生的坚实力量。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