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13日,成都大学新空间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刀画传匠心 非遗绘新篇”非遗刀画文化艺术展精彩上演。此次活动以独具特色的刀画艺术为核心,吸引了众多成都大学的目光,他们纷纷前来了解、积极参与,让非遗文化展在校园中绽放光彩,并掀起了一股探索非遗文化魅力的热潮。
图为来往同学参观。罗兵利 供图

刀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独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它诞生于中西方绘画技法相互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巧妙地集合了国画与油画的优势。在刀画作品中,既能看到东方山水画所追求的悠远意境,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空灵与洒脱;又融合了西方油画强烈的立体感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使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艺术家们以刀为笔,运用刮、拉、挫等独特手法,再借助画笔、布和泡沫等工具,对画面进行减色处理,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肌理纹路。每一幅刀画作品都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成果,是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绘画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图为画展现场。罗兵利 供图

本次活动展览由成都大学非遗协会主办,在新空间进行展览,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来了解刀画这一非遗艺术,提升同学们的艺术文化素养。同时主办方希望同学们在新奇体验中能够完成属于自己的刀画作品,从而丰富自身的校园文化生活。为了让活动顺利开展,在筹备期间,工作人员充分借鉴之前办展的成功经验,从场地布置、展品筛选,到活动流程规划、宣传推广方案制定,都做了细致入微、充分周全的准备工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线上通过微博、班群、QQ说说等渠道,发布活动预告、刀画知识和精美展品图片,吸引同学们的关注;线下则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和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图为宣传海报.罗兵利 供图

活动展览期间,工作人员精心设置了多个精彩环节,吸引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在探索非遗文化魅力板块,非遗协会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准备了丰富的创作工具与优秀的刀画作品,创作工具涵盖了不同形状、大小的刮刀、特制的画笔和各色的颜料等。同时,工作人员也在现场教授同学们相关的刀画基础绘画方法,如指导同学们如何用刀巧妙地刮出山水的轮廓,怎么用画笔绘制出流水的质感。在细致且耐心的讲述中,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也感受到刀画创作的独特魅力。一位现场观众表示:“以前只是远远地欣赏刀画作品,觉得它们美轮美奂,今天听了传承人的讲解,才知道每一幅刀画背后都凝聚着这么多的学问和心血,真的太震撼了,对刀画艺术也有了更深的敬意。”

图为创作现场.罗兵利 供图

在提升艺术素养环节,活动现场展出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刀画作品,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展现出瀑布的雄伟壮丽;有的细腻入微,刻画了生活中的温馨瞬间。来来往往的同学们不时在新空间广场驻足观看,在这色彩与线条交织的艺术里,看着各种各样的刀画作品也提升着自己的审美认知。互动体验环节则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观众们纷纷踊跃参与,上手实操刀笔颜料,体验不一样的绘画乐趣。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许多人成功完成了独一无二的刀画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或许还稍显稚嫩,但蕴含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非遗文化的探索精神。一位参与互动体验的同学兴奋地说:“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创作出刀画,这种体验太新奇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艺术家。”在参与创作的同学们与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中,来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刘同学表示:“今天自己很开心地参与了刀画的制作,感受到创作的不容易,内心真的很佩服非遗文化刀画同学们的学习毅力,他们不怕困难,坚持创作出优秀的刀画作品。”

活动快接近尾声时,相关负责人很热情接受了校园的采访并分享了自己此次参与活动的心得。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提前布置了展览场地,不断调整画作的悬挂高度、角度来确保每一幅作品都能得到最佳展示效果;在活动组织方面,他们认真规划流程,从开场的非遗文化介绍,到中间的讲解、体验环节,再到最后的作品展示与交流,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宣传推广上,采取线上线下积极联动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积极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刀画,爱上非遗文化,让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并且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所喜爱。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初心和使命。”活动负责人说道。此次非遗刀画艺术展不仅为成都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的优质平台,也在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通过观赏精美的刀画作品、学习专业的刀画知识和亲手进行刀画创作,成都大学师生们对刀画这一非遗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少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加入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来,为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