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的工程实验实训中心,仍有一盏灯亮着。房间内,张金财和团队围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跳动着《聚甡教育—高素养建工人才全链条培养模式的浙江样板》项目迭代数十版的路演PPT。“AI模拟施工场景的颗粒度还要细化,建筑工人的技能图谱必须和数据看板联动……”沙哑的讨论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窗外的月色与室内专注的身影构成一幅剪影。这一刻,不仅是技术的较劲,更是一场关于教育初心的奔赴。

这个团队的核心就是张金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S19-2班校友,曾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青创协会部门负责人,浙江大学与杭州人社局创业学院强鹰班成员,杭州市政府创业项目入库企业主,杭州聚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破局:在行业痛点中寻找教育答案】

当建筑行业遭遇“人才断层”与“数字转型”的双重考验,张金财用教育搭起了一座破局之桥。他创办的聚甡教育,以“AI实景模拟教学系统”为核心,将枯燥的工程图纸转化为三维动态场景,让学员在虚拟工地完成从地基开挖到主体封顶的全流程实操。这个融合AI实景模拟、职业成长档案等创新要素的建工教育平台,不仅是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校友反哺母校人才培养的范式突破。

在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擂台上,这份“浙江样板”惊艳评委,最终获得青年红色筑梦组之旅”赛道银奖、金钥匙奖,成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亮点项目,此外,团队还首次代表学校参加了大赛优秀项目训练营(第二期),为冲刺国赛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的优势在于真实。”张金财坦言。为打磨项目,他带领团队多次走访建筑企业,深入工地调研从业人员需求,逐步构建起涵盖执业培训、职业规划、就业服务的培养体系。目前,聚甡教育已与多家院校、企业建立合作,其开发的线上学习平台累计服务学员数千人次。

【传承: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

创业初期,学校提供的办公场地和导师指导,成为张金财渡过难关的关键支撑。如今,他通过“校友带徒”机制反哺母校:公司每年为学弟学妹预留实习岗位,组建创业指导团队,并多次将真实项目引入学生竞赛实践。正如团队成员董哲言所言:“我们不仅是在做项目,更在传承一种敢闯会创的水院精神。”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陈佳乐回忆:“张学长总提醒我们,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要扎根行业真问题。”

这种务实精神渗透在企业运营中。聚甡教育从2020年以来,规模持续扩大,连续4年帮助学弟学妹解决就业问题,直接带动学院7名毕业生就业,2024年企业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事业稳步拓展。在张金财看来,这种双向奔赴不仅是情怀,更是责任:“水院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和专栏技术,博学求实的校训让创业过程中始终不服输。创业初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学校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办公场地,是老师们指导我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参加杭创获得政策补贴。我想通过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回馈母校对我的培养。”张金财由衷地说道。

【深耕:在专业与教育间寻找平衡点】

“我喜欢富有挑战的事,从当初选择以这个项目,作为创业,正是因为家里是有着土木,建筑工程的情怀,但就教育行业的创业来说,必定有许多钻研、需要探索的地方,这正与我喜欢挑战不谋而合,于是选择投入创业的军,义无反顾进入了教育培训行业,现在看来,这是我人生中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回想起当初的决定,张金财很是庆幸。一点初心、一份使命。作为聚甡教育创始人的张金财处处以身作则,发挥着建筑人和教育人的操守,始终保持对教学、课程研发的敬畏与执着、热爱与严谨,使他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诸多成果。

工作中,张金财喜欢带着创新精神去干,在探索中带着责任精神前行,在不断接触建筑工人群体和先进课程和技术上,同时在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上,给学生团队引领方向,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资源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包括前期的调研、中期准备和后期比赛,这是给他们最好的锻炼。备赛过程中,张金财既要跑公司业务,又要组织团队成员打磨项目。比赛需要进行扎实的前期调研、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充实的图文资料,材料需要反反复复的修改,为了项目不断迭代,有时候甚至要推倒重来,带领团队加班至深夜成为常态。经过数十次的专家辅导、百余次的材料修改和路演排练、两百多个日夜的辗转反侧,聚甡教育团队终于走上了决赛的颁奖台。多次荣获省级奖项,正是张金财带领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初因为自己有建筑行业情怀,所以选择以聚甡教育来创业。行业教育培训需要多钻研和探索,促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先后考取了一级建造师等证书,现在看来,这是我人生中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阶段性的勋章,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对我的期望”张金财表示,下一步,将秉持做好教育的初心,立足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在做好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方面持续发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建工人才,未来,聚甡教育必将照亮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攀登之路。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