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11日讯(通讯员 黄小颖)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受南朗独特文化魅力,深化青年学子对南朗文化的认知与情感认同,广东培正学院“AI-loT”聚火星青年实践团前往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探寻非遗文化与田园风光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

▲实践团调研

飘色非遗:灵动飘逸的文化传承

崖口飘色作为拥有 680 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戏剧、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以铁丝固定表演者形成‘飘’的效果,曾参与香港英女皇银禧大典巡游等重要活动,2008 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实践团见证其艺术魅力,了解到传承中既受益于科技赋能的造型升级,也面临八音锣鼓等附属音乐文化的传承难题,认识到全面保护需兼顾表演形式与相关文化延续。

▲飘色巡游(via:小红书Michacl)

舞狮表演:活力四射的民俗风采

崖口村舞狮表演以锣鼓伴奏展现腾挪跳跃的活力,作为南朗传统民俗在当地拥有深厚群众基础,每逢节日或重要活动登场助兴。实践团跟随队伍感受舞狮队热情,通过与艺人交流得知,技艺传承依托代代坚守,年轻人的积极参与让这一民俗持续焕发活力。

▲舞狮表演

稻浪乡间:集体经济里乡村振兴

崖口村依托三千亩连片水稻田,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通过乡村体验游、特色民宿、特色煲仔饭一条街等业态融合,推动三产联动助农增收。其独特的以生产队耕作、计工分报酬加股份分红的集体生产模式,既保留田园风光,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因此崖口村被外界称为是珠三角的“人民公社”,成为珠三角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本。

此次调研不仅见证了崖口村飘色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力与舞狮表演的蓬勃张力,更揭示出文化根脉与产业创新的共生密码。乡村振兴的深层要义,正在于让传统文脉在当代土壤中持续生长,让自然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而青年学子在其中的观察与思考,终将化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合照


来源:中教网 赵诗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王高   责编:赵洋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