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26日讯(通讯员 肖艺虹)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2025年7月6日至14日,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奔赴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千官镇,开展了一场以“专业赋能+实践育人”为宗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教育筑基、政策惠民、茶香兴村三大版块,为乡村教育振兴与产业帮扶深度融合注入了青春动能。

一、教育筑基:“郁”见“美”好,千官有你夏令营点亮乡村希望

“老师,你看我的染布像不像天上的云?”在“遇见扎染・布里生花”课堂上,千官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贾雅琳举着自己的作品,笑眼弯弯。在千官镇“‘郁’见‘美’好,千官有你”夏令营中,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与30名当地学子共同度过四天时光,以多元课程赋能乡村美育。破冰开营小游戏打破隔阂,电影《雄狮少年》以阿娟逐梦故事,让孩子共情坚守,埋下了为家乡奋斗的种子;《遇见扎染・布里生花》融合艺术与心理,借创作之笔,在布料上绽放心灵之花;“情绪小侦探”课程助力情绪探索;“我们的家乡”课程引导孩子们挖掘乡土情,用诗韵文字传递对家乡的热爱。音乐KTV、手势操传递爱国情怀与青春风采,朗诵课程借经典滋养心灵,诗歌创作展现孩子文学潜力,手工课以绒花、衍纸、黏土点亮创意,飞盘活动强化团队协作。结营典礼上,孩子们的手语操《国家》、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等节目,展现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青春风采,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这次夏令营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扎染和飞盘,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千官镇中心小学学生黄德言在结营典礼上激动地说。此次夏令营活动不仅为乡村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成员肖艺虹上扎染课场景。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情绪小侦探》课程学员撰写情绪小锦囊。通讯员朱万婷摄

图为学员在《拼贴诗》课程上创作诗歌。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周钧泽上黏土课场景。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夏令营学员在《我们的家乡》课程上绘画自己家乡的场景。通讯员朱万婷摄

图为夏令营学员学习完绒花后与各自作品的合照。通讯员朱万婷摄

图为结营仪式上实践队成员、当地副镇长肖女士与夏令营学员的合照。通讯员朱万婷摄

二、政策惠民:“青春助力,政策下乡”让国家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续贷需要带户口本吗?”“中职生补助该怎么申请?”7月6日上午,千官镇文体广场的“政策咨询摊位”前早已排起长队。为让国家教育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在千官镇铺开了一张多形式、多层次的政策宣传网。队员们通过“广场咨询+街巷宣讲+专题讲座+村委座谈+精准入户”的组合模式,将政策春风送到群众身边。文体广场上,咨询摊位前人头攒动,队员们耐心拆解贷款申请、续贷流程等高频问题,用通俗语言化解群众困惑。一旁的“入门政策连连看”“进阶政策闯关”等趣味互动摊位,更让严肃的政策条文在游戏中“活”了起来,吸引百余位村民驻足参与,在欢笑中吃透政策细节。走街串巷时,队员们切换到亲切的粤语模式,把抽象的政策条文转化为“手把手能操作”的行动指南,让村民听得懂、用得上。

“以前总觉得国家政策离我们很远,今天听同学们一说,才知道有这么多好政策能帮孩子圆求学梦!”水美村村民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场立体式宣传,让国家资助政策在千官镇落地生根,更织密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保障网,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孩子都能及时握住政策的“扶手”,在教育路上稳步前行。

图为资助组成员在广场的咨询点为村民解答国家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资助组成员在街道走访为村民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公共管理学院资助专员孟亚丽与学生代表钟雨暄开展资助专题讲座。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访贫困户为其做资助政策精准匹配。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孟亚丽带领实践队成员做入户调研宣传。通讯员钟雨暄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均荣村村委会开展座谈会。通讯员邱贤耀摄

三、茶香兴村:“茶香满千官,直播促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家人们看过来!这款黄皮茶来自海拔698米的雁鹰山,茶汤回甘里带着独特果香,一口就爱上!”直播镜头前,实践队成员朱万婷热情推介着千官镇的特色产品。为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深入挖掘“千官茶”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底蕴,以“直播助农”为抓手,为乡土特产插上数字化翅膀。7月8日,实践队在天祥茶园启动“直播助农,数链青春”专项活动。队员们提前深入原产地调研选品,精心布置直播场地,通过社交平台与地方媒体联动预热,让“藏在深山”的好茶走进大众视野。直播中,队员们不仅详解“千官茶”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与风味特点,更娓娓道来背后的乡土故事,配合实时互动问答,让观众在云端感受茶香里的乡村风情。首秀便斩获500余人次观看、超5万点赞的亮眼成绩,销售额创下茶园同期新高。后续几日,实践队持续拓展调研边界,结合直播数据与用户反馈,为天祥茶园量身打造“直播+短视频”品牌推广矩阵。从产品包装设计到账号日常运营,从互动话术优化到文旅场景植入,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提供定制化方案,推动直播观看量与销售额节节攀升。

“多亏了实践队的助力,茶叶销量翻了番,‘千官茶’的名气也打出去了!”天祥茶园负责人余先生难掩欣喜。这场青春助农行动,不仅为特色茶品拓宽了销路,更探索出“茶文化+乡村旅游”的融合路径,让数字经济的活水真正滋润乡土产业。

图为实践队直播组成员到天祥茶园调研。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实践队直播组成员拍摄直播预热视频场景。通讯员邱贤耀摄

图为实践队直播组成员在直播过程中。通讯员邱贤耀摄

四、青春作答:在乡土间书写双向奔赴的振兴答卷

从美育课堂上跃动的欢声笑语,到政策宣讲时细致的耐心解答,再到茶园直播里忙碌的青春身影,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以“教育赋能、政策惠民、产业助农”三个维度的实干担当,为千官镇的乡村振兴蓝图落下生动的青年注脚。教育筑基,让乡土少年透过艺术与知识看见更辽阔的世界;政策落地,让惠民春风吹进每一个期待成长的家庭;茶香兴村,让特色产业借着数字东风飞向更远的市场——这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实践队用专业与热忱唤醒乡土活力,乡村则以淳朴与需求滋养青年成长。作为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我们深深懂得:乡村振兴从不是抽象的口号,它藏在扎染布上晕染的每一道纹路里,写在助学贷款申请单上清晰的每一项标注里,也浸在直播订单中沉甸甸的每一份期待里。

未来,这份与千官镇交织的乡土记忆,将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会让青春的脉搏始终与振兴的节奏同频,让更多“千官故事”里,跃动着青年奋斗的身影,让更多乡土大地上,绽放出双向奔赴的璀璨光芒。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千官镇拍摄的合照。通讯员邱贤耀摄

撰文 |周钧泽

图片 | 邱贤耀、朱万婷

审核 | 姚凡 王煦 孟亚丽


来源:中教网 肖艺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艺虹   责编:赵旭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