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4 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信息使者实践队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广州市从化区大夫田村,开展了一场生动的轨道知识课堂。这一行动不仅是铁路院校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的具体实践,更彰显了青年学子以知识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动能。
崔建龙 供图 | 图为志愿者开展轨道知识课堂
在大夫田村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好奇提问与志愿者的耐心解答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火车为什么能在轨道上跑?” 面对这一问题,支教老师形象解释:“火车车轮有轮缘,就像给车轮加了‘小边’,能稳稳卡在轨道内侧防止跑偏;轨道经过科学设计和铺设,能稳稳支撑火车重量,火车便能沿着轨道安全平稳行驶。” 这样生动有趣的互动每天都在课堂上演,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课堂氛围热烈活跃。这正是实践队结合乡村孩子认知特点精心设计课程的生动体现。
崔建龙 供图 | 图为课堂互动
立足铁路院校特色,实践队打造了 “从田埂到轨道” 系列课程。课程不仅讲解铁路基本原理,更着重阐释铁路对农产品运输的关键作用 ——“村里的水果、粮食,正是通过铁路这一国家运输‘大动脉’运往全国各地”。志愿者们借助课件直观展示不同列车的工作原理,辅以简洁明了的讲解,让抽象知识变得可知可感。课件中的互动问答环节,更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这种将铁路专业知识与乡村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设计,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认知,也让他们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结。
崔建龙 供图 | 图为志愿者通过课件向孩子们展示铁路运输相关内容
此次轨道知识课堂活动,是铁路院校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专业优势的生动实践。这次课堂教学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接触铁路科技的窗口,更探索出院校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的有效路径。从前期调研乡村需求、整合专业资源,到精心设计课程、现场生动授课,实践队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乡村教育的用心。这种 “需求对接 — 课程设计 — 落地实践” 的完整链条,既为乡村文化教育注入了新内容,也为铁路知识普及开辟了新渠道。
在大夫田村的教学实践中,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为乡村孩子架起了通往外界的桥梁,让他们明白铁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推动家乡发展、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信息使者实践队将会以此次实践为缩影,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让 “铁轨连乡野、知识促振兴” 的理念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智慧与知识力量,让知识的种子在更多乡村绽放梦想之花。(通讯员 孙灏翔 程俊生)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