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的宁静山村里,一群年轻的身影带来了别样的暑期活力。这个夏天,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红色夏蔚,樱桃崮里”乡村振兴服务团队走进乡村,用陪伴和知识,为当地的孩子带来一段充实而快乐的时光。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带着朴素的愿望——为孩子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在共同学习与游戏中,彼此传递着温暖,践行着服务基层的初心。
课前研磨:把准备做进细节里
为了这次支教,志愿者们做足了准备。他们深知乡村教育资源有限,格外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出发前,团队反复讨论课程设计,力求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他们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每一份教案和教具这份“把课上好”的默契,驱动着他们不断打磨细节,希望真正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内外:让陪伴成为成长的光
在夏蔚镇的课堂上,志愿者们是老师,更是伙伴。语文课上,带着孩子们学习汉字,感受文字魅力;数学课上,设计趣味游戏,在玩耍中锻炼思维;英语课上,增加互动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努力拉近孩子们与外语的距离。除此之外,志愿者们搬出象棋、围棋、跳棋开展趣味棋类活动。棋盘铺开,既是智慧的碰撞,也是情感的交流。他们耐心讲解规则,陪伴对弈,在“棋”乐融融中,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规则意识。“陪伴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位志愿者这样说。
安全守护:把责任落在日常中
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志愿者们心头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特别安排了实用的安全教育课。结合乡村生活环境,志愿者们认真搜集案例,准备课件。课堂上,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解防溺水要点、交通安全规则、居家安全常识以及简单的应急自救方法。他们还组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演练中掌握技能。在志愿者们看来,教会孩子们识别风险、保护自己,是比传授知识更为基础的守护。这份责任心,贯穿于他们在夏蔚镇的每一天。
双向收获:让青春在乡土中成长
支教的日子短暂而充实。对于夏蔚镇的孩子们,志愿者们带来了知识、欢乐和更开阔的眼界。而对于志愿者自己,这段经历同样珍贵。他们亲身感受到乡村教育的现状,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清晨与孩子们一起唱响国歌的庄重,课后与乡亲们朴实的交谈,都让他们对“与人民同心”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抬展板、搬器材……这些琐碎的日常,磨砺着他们的意志,也加深着他们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理解。告别时刻,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不舍,更有沉甸甸的成长与对未来的思考。这份在沂蒙山乡书写的青春答卷,平凡,却充满温度。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