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1月4日讯为全面提升全体师生及家长的法律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校园氛围,构建安全、和谐、法治的育人环境,新生小学长期系统性地开展了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一个家庭。

一是用国旗下的法治声音,筑牢全员法治根基

每周一清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新生小学行政领导轮流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国旗下的普法宣讲”。讲话内容紧密结合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以及校园安全、网络安全、防欺凌、自我保护等热点话题。领导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法律知识,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全体师生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国家象征下开始一周的法治熏陶。

二是用教师会上的法治充电,提升依法执教能力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法律意识和依法执教能力至关重要。新生小学将普法教育纳入每周教师会议的固定议程。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细则(试行)》等教育法律法规,分析教育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点,引导教师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责任,鼓励大家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楷模,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是用主题班会中的法治实践,培育守法小公民

每周的主题班会是面向学生进行针对性普法教育的主阵地。各班级围绕学校统一的月度普法主题或结合班级实际,精心设计班会内容。班主任老师们运用生动有趣的PPT、普法动画短片、情景剧表演、知识竞赛、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道理。重点讲解学生欺凌的危害与应对、网络信息的辨别与安全、隐私保护、交通安全规则、远离不良行为等,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懂得尊重他人权利,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争做明辨是非、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四是用家校联动下的法治延伸,共筑安全防护网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协同。新生小学高度重视对家长的普法宣传与提醒。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班级家长群等渠道,常态化向全体家长推送普法知识、法律常识、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链接。内容涵盖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要点、防诈骗、交通安全提醒、亲子沟通中的法律意识培养等。我们呼吁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与学校携手,共同关注孩子的法治安全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家庭法治防线。

通过“每周升旗仪式普全体、教师会议普师资、主题班会普学生、家校平台普家长”的四位一体普法模式,新生小学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我们相信,持之以恒的法治浸润,必将有效提升师生的法律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促进校园的文明和谐,为孩子们的平安、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法治阳光,必将照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童年。(三台县新生小学 赵春江)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