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园中学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有跨越性的提高,尤其是优秀生大面积的频繁涌现,原因当然是校领导集体的踔厉奋发,锐意改革。其中,把语文“写作”作为独立课程,由专职教师执教,立足教材,施行读写融通教学,摸索到了写作的门道,帮助学生提高了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

一、背景与聚焦问题

(一)背景

1.部编教材的特点提出了新要求。部编语文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尤其重视阅读和写作融合,36个单元的阅读要点与单元的写作要点相辅相成。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教师要教给学生“应知应会”语文知识,训练他们“熟练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能力,培养他们走向社会、适应未来“必不可少”的语文素养。会读会写是伴随他们终身学习的“必不可少”本事。

3.读写教学及研究的现状。“读是写之始,写是读之成。”读写融通是语文这个学科的本质特征。但许多语文教师因缺足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经验,不能把握教材文本的特点,割裂读写的关系,以致走进读未懂、写不成的死胡同。

(二)聚焦问题

1.深挖文本素材做积累
梳理课本:好材料在课本里;研究文本:新思考有新发现。鉴赏美文,有重点、有目的地摘读摘记,做生活阅读的有心人。

2.精读经典篇目勤仿写
教材是文本经典的代表,但太好的文章好读好讲,就是不好仿写,更不好超越。我们挑选合适的篇目,分解经典,分项训练,依次仿写,循序渐进。

3.学会读现在,定会写未来
走向社会、适应未来是远期目标;继续学习,不断深造是近期任务。提升语文素养,既能读懂身边的事,写好熟悉的人;还能看清时势,让笔底有让同龄人艳羡的新奇篇章。

4.读写融通无定法,但有章法
以写促读:读人生观,读审美观,读科学观,读辩证观;以写促教:教审题,教立意,教章法,教选材;以写促写:从教材文本取材,应试写满分作文、竞赛写获奖作文,把好作文写到媒体上去。

二、教学策略

(一)多角度寻找读写的融通点

1.人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板块与“阅读”板块紧邻,且呈一一对应关系。“写作”的要求源于“阅读”文本,“范文”就是写作的借鉴。找到了阅读与写作的这个融合点,以写促读。以写促读,读写就能融通。

2.编辑校本教材《语文主题读本》,节选中外美文,介绍各类代表人物的思想,让学生在有冲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碰撞中学会辨别、取舍,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

3.延伸讲读,让学生在更多的时间长度、地域广度、思想高度上理解作品的复杂背景,对复杂的历史人物能够有客观地全面的把握。如庄子与陶渊明的“眼极冷”与“心极热”,文天祥英勇地死与司马迁“卑贱地活”,“象罔得珠”与“悠然见南山”呈现的偶然与必然联系等,这些有典型性、实用性的掌故,是作文时用来做陪衬、反衬的绝佳资料。

4.在向老师的《满分作文训练法》学章法、学语言、学立意、学思维、学创新的同时,多向同龄人学习。学生间年龄相当,阅历相近,积累虽有不同,但好读书的学生之间差距并不太大,所以作文的时候,当他们遥体人情,悬想时势,把胸中的丘壑山水,换成笔底的锦绣文章,容易得到同龄人的共情共性体验。

(二)建立读写融通教学的框架和模式

从课本故事里选材,写有文化的作文;得文本结构示范,写有章法的作文;向散文名家学文笔,向杂文作品学辩证。同时,又研究优秀学生的作文精品,剖析其思维特质供大家模仿,让他们体会到为写作而阅读的快乐。胡琪的《2018年中考状元胥思宏的读写素养研究报告》,林慧渊《“十佳文学少年”马之越的写作素养研究报告》, 胡少明的《作文教学(辩证观项目)对比实验报告》,都为建立读写教学的初步框架和融通教学模式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申请到罗湖区品质课程项目,进行推广

学校以初三年级为对象,胡少明、陈冬平、张群、彭佳等人执教,用班级课堂教学、集体讲座、线上教学的方式,共开出2040个课时,全面推广读写融通经验,经过三年的努力,“读写融通”有理论、有路径、有中期反思,有显著成果,通过了罗湖教科院组织的专家的审核验收。应邀到区内外学校讲座,推广读写融通的作文教学经验。

(四)按项目分组实验,用数据证明

近六年来,对读写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扬弃项目、“价值观”培养项目、“仿读仿写”操作项目,分别实行横向、纵向干预实验,对比研究,总结出新时期作文训练中的大融通教学方案,成功实现让“价值标准认祖归宗,让章法格式返璞归真,让操作运用删繁就简”的作文教学目标。
在读写融通的教学框架下进行行教学实践,收集优秀教案、案例1本,编写班级作文集10本,推广优质课50节,成果初显。

三、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用读写融通的实践经验化解了初中作文教学的难题。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读写融通”已经通过市级课题评审,“读写融通”成为罗湖区“品质课程”。课题和课程的参与者,他们的职称提前晋级,有李健、张欢等走上了管理岗位。

2.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写融通的教学实践促进了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已经培养出2018年深圳市“十佳”文学少年马之越、2018年深圳市中考状元胥思宏、2012年深圳市中考第二名郭芷辰,每年语文A+和A数两倍于市平均数,优秀生的比率明显高出该年级其他学科,值得展望的是,这些孩子得到了全面发展的同时,将有可能成为文学的爱好者,甚至是从业者。

3.扩大了学校与学科辐射引领影响

2021-2023年,桂园中学语文课题研究的结题照片登上北京《好作文》杂志社的封面,结题报告完整登载;桂园中学“学子情”文学社的作品,在长春《作文与考试》、山东《天天读写》等杂志专栏刊出,此外每年有50篇学生作品被省市级纸质媒体发表。桂园中学作文教师胡少明、陈冬平在市区级学术会议上发言10次,在市内名校展示和讲座18次,形成了非常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3年,陈冬平被《中国教育报》选为“阅读导师,胡少明被评为全国书香教育“十佳功勋教师”,邓登江被评为全国书香教育“十佳功勋校长”,有效地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二)反思

1.“读写融通”要立足教材,才能助力“减负”

多读是有促进多写、能写、会写的作用,没有专家指导的课外阅读会大量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读教材、用教材,让读课文切实地为写作文服务,让会写作也切实地促进了会阅读,让“读写”互相促进。

2.“读写融通”要后继有人,才能久久为功

我校胡少明、陈冬平是有读写特长和写作成就的老师,在他们的带领下,探索读写教学的规律有些心得,但他们已经或接近退休,不能退休一个人,废掉课一门。要留下课程方略、课程教材、课程课例等课程资料,可复制,可推广。

要发现在读写方面有热忱,肯追求的年轻人做接班人,让他们认知读写思维的特点,掌握读写融通的架构,力行读写融通的教学实践。

专家肯示范,青年做骨干,推行才会有保障。
(执笔人:胡少明)


来源:深圳市桂园中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