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10日讯(通讯员  黄雅婷)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纸载千秋,非遗流长”暑期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3日赴泾县助力推动非遗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7月11日,实践团一行人首先探访了泾县当地宣纸店工作坊,与老板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工作坊内,宣纸的分类、制作流程及产业链条的细节被一一揭示,实践团成员们对宣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作坊老板分享了如何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以促进宣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引发了实践团成员的深思。

图为宣纸工作坊老板向实践团讲解宣纸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王盛楠供图)

次日,实践团拜访了宣纸帘制作技艺传承人曹一松,进行了人物专访。宣纸帘,作为宣纸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具,对宣纸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曹一松先生不仅详细介绍了宣纸帘的制作工艺,还表达了对非遗文化传承现状的担忧——年轻一代对这种耗时且产率低的工作缺乏兴趣。通过曹先生的讲述,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宣纸文化传承的紧迫性,以及曹先生一家三代对宣纸文化发展的不懈贡献。

图为宣纸传承人曹一松向实践团讲解宣纸帘的工序(叶冉供图)

活动第三天,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宣纸文化产业园,亲眼见证了宣纸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流程。在产业园内,宣纸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的结合,催生了一系列宣纸文创产品,展现出宣纸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无限可能。实践团成员还亲身体验了宣纸捞纸的过程,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他们对宣纸制作工艺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图为实践团队伍在泾县宣纸文化园前的合影(叶冉供图)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安徽农业大学“纸载千秋,非遗流长”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宣纸制作背后的工艺流程和文化价值,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通过与当地匠人、企业以及政府的交流,实践团收集了关于宣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手资料,为后续向当地政府提供发展建议奠定了基础。她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宣纸非遗文化定能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

“纸载千秋,非遗流长”,安徽农业大学暑期实践团的这次三下乡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宣纸文化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对非遗传承责任的深刻感悟。实践团将以此次经历为动力,继续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道路上前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来源:中教网 黄雅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