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20日讯(通讯员 张春滋)为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2024年7月下旬,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探蕴铅山,根脉生辉”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在江西省铅山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山歌又起载‘畲’韵,四纸千年守匠心”实践活动。

非遗文化——千年连四恒久远,一纸匠心永流传

实践团一行先后来到鹅湖镇、石塘镇,详细了解连四纸这一非遗技艺的精湛与复杂。“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连四纸的制作工艺足足有七十二道,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非遗传承人向实践团谈道,作为地方传统手工艺纸品,连四纸不仅是书写绘画的佳品,更是古籍修复的重要材料,许多珍贵字画、印谱、拓本因它而得以传世。各位传承人也在积极创新,延伸出日历、婚书、种子卡片、茶具等纸制手工艺品。

在非遗专题研讨会上,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潘洪波先生详细地向团队介绍了连四纸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同时也指出当前非遗产品面临的问题。实践团成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电商平台销售、制作联名产品、开展非遗课堂、深挖非遗底蕴”等创新型策略。

图为实践团开展非遗专题研讨会。陈鑫 供图 

红色文化——山歌声声颂党恩,溯寻传承红色情

循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悠扬歌声,团队前往江西省“红色名村”——石塘镇,参观当地以新四军整编纪念馆、《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事迹陈列馆、红色家书馆等为主要参观点的“五场三馆”,感受石塘镇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同时以发放手册、普及宣传等方式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新模式。

实践团成员以随机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知晓青少年与社区居民两类群体对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最终收集有效问卷600 余份,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在党员爷爷谆谆教诲下成长起来的高中生学子,也相识了一身赤诚心、激昂唱起“我把党来比母亲~”的二十余年党龄退休干部,为实践中团队上好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思政课。

图为实践团进社区。陈鑫 供图

民族文化——青山绿水畲香韵,团结互助民族情

实践团向山而行,伴着山野,溪流与数不尽的狭路弯道,来到了武夷山脚下的篁碧畲族乡。在副乡长兰静和畲族乡退休教师雷省身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雷家大院”、“雷氏宗祠”、“‘词臣’牌坊”,了解畲族雷氏悠久的历史,感受畲汉交融下的民族风采。夜幕降临,在民族篝火晚会上,光热与人群的合影、脚步与歌声的和鸣,一帧帧畲族的歌舞风情随山风一起吹进了实践团血液里。

参观体验之外,实践团成员在入户调查中得知,由于当地畲族祖先长期迁徙,民族文化传承出现主体断代现象;通过“口传”“心承”等教育形式传递下来的民族节日、祭礼等习俗也逐渐淡化。但当地政府目前通过著书、积极开展“三月三”特色民族文化节、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让畲族传统文化觉醒鲜活的生命力。

 图为举办民族篝火晚会。陈鑫 供图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沧桑变,美丽中国盛世颜。

实践团走进长岭村欧家、陈家坞村虹桥上自然村等秀美乡村,并前往铅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学习乡村振兴多种模式融合下的创新探索。

景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润向实践团介绍到:当地探索构建出“秀美乡村+”模式,在葛仙山实施“秀美乡村+产业”特色生态旅游项目,集休闲、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带动村民致富;同时建设“秀美乡村+文化”特色文化展览馆,依托陈家坞是欧阳修后裔居住地这一历史渊源,打造家风家训展览馆,以家风文化教化大众、弘扬正气。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主任叶峰带领团队成员,进入生产车间、产品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他向团队介绍道,该园区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团队成员通过零距离接触、参观,实地感受了铅山县乡村农业产业振兴的蓬勃力量。

图为实践团参观秀美乡村。陈鑫供图

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酝酿着新文化形态。在实践中,团队以青春之力探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事例。下一步,团队将弦歌不缀,以中华文化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为力,让“青”字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供稿:吴修硕 朱曦


来源:中教网 张春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