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月18日讯(通讯员 沈星昊)归雁还桑梓,暖城情溢浓。近日,中国民航大学“智汇暖城・鄂博青铜纪”实践队成员怀着对家乡的热忱,奔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在旅行时常去各地博物馆打卡纪念,一次,当我走进家乡的博物馆时,却发现这里门可罗雀。”实践队员闫琼如是说,她带着疑惑走进了这座冷清的建筑,场馆里的游客不多,每个展厅里的人屈指可数。“我联系到这里的讲解员,在她的陪同讲解下,得知这里平时还是有很多人的,但是仍然没有隔壁的鄂尔多斯博物馆有名气。”为深入了解这一问题,她联系到学校的几位同学,一同回到这里开展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与讲解员交谈了解展厅情况
队员们穿梭于博物馆的各个展厅,详细记录展品的类别、年代、工艺等基础信息,同时观察馆内现有的数字化展示手段及其效果。一番讨论后,她们捕捉到这座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馆藏展品数字化应用程度较低。
为了寻找适合鄂青博的数字化道路,实践队员们又奔赴四川、安徽、西安等地,对三星堆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数字化应用较为成熟的展馆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决定设计一款专属APP,让这些青铜器文物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活”起来,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打卡”、与文物“对话”的方式让博物馆“火”起来。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各地博物馆收集数字化展馆素材
目前,团队已完成应用程序的框架搭建,将继续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展对话,获取更专业的指导,应用APP预计将于2月下旬投入测试。此外,成员们还搭建了线上交流平台,供更多学子交流想法,获取宝贵的建议。
实践队员许馨月表示:“我认为这场‘返家乡’社会实践是一场大学生与家乡的双向奔赴。家乡的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正年轻,应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智慧,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来源:中教网 沈星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