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聚力“京”彩!5月14日,来自京口区委区级机关工委、京口团区委、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团委、中储粮镇江直属库团支部的80余名机关、企业高校青年代表相聚江苏大学,以青春之名共话留镇发展新篇章。

活动以 “三个一” 为主线,构筑起了精神传承与实践共鸣的立体矩阵。通过一场精神溯源,青年代表们走进江苏大学校史馆。讲解员介绍,馆内珍藏的国立江苏医学院时期解剖学教案手稿等实物,“直观呈现了学校‘自强厚德、实干求真’传统的形成过程”。在半小时的沉浸式参观中,青年代表们通过对照校史年表与实物展陈,系统梳理出校训精神的发展脉络。

图为镇江机关青年代表们在江苏大学校史馆了解学校历史。张明亮 供图

 通过一堂生动思政课,镇江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外导师、镇江市模范退役军人刘军以《英雄人物,何以镇江——镇江英雄人物及其品格分析》为题,用抗战英雄的忠诚担当和科技人才的创新故事,为青年们上了一堂入脑入心的信仰公开课,打造 “历史—现实—未来” 的时空对话,强化 “校地企命运共同体” 意识。

图为镇江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外导师、镇江市模范退役军人刘军正在为青年们讲解思政课堂。张明亮 供图

 通过一次榜样对话,3 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京口区机关干部方舟、中储粮镇江直属库职工刘新涛、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学生吴亚萍,分别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与镇江 “双向奔赴” 的温暖故事。方舟讲述 “为什么选择镇江”“在镇江扎根的成长与收获”“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等;刘新涛分享岗位成才的故事,传递 “小城别样精彩” 的理念,吴亚萍分享了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经历,讲述如何通过具体行动传递积极能量,展现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构建起了 “历史+现实”“理论+实践” 立体精神传承链条,展现 “小城大舞台” 的无限可能。

图为中储粮镇江直属库刘新涛正在讲述自己与镇江“双向奔赴”的经历。张明亮 供图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参加活动的青年学生在采访中提到,这场“精神溯源+思政课堂+榜样对话”的立体化活动,让他们对镇江的发展机遇和青春使命有了更深的体悟。财经学院卜瀚赟同学说:“从榜样故事学习到产教融合实践,这次机会让我真正明白了青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切实感悟到镇江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发展潜力。”她表示,之后会把这些感悟收获实实在在地转化到社会实践里,在“镇合意”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京口团区委书记郭宇轩介绍,近年来,京口区以充分满足青年需求为目标,持续深化校地企联合共建工作,聚焦就业创业、成长赋能、社交拓展等青年关注度较高的领域,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机制创新,打造“党建引领、协同育人、服务发展”的立体化合作模式。一位参与校地企合作项目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能更好地为青年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目前,相关校地合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未来,京口区将以校地企党团共建为抓手,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实习有平台、就业有支持、创业有扶持、生活有温度”的青年成长生态,让更多青年在京口这片热土上扎根奋斗,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图为镇江市京口区委区级机关工委、京口团区委、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团委、中储粮镇江直属库团支部相关代表在江苏大学校史馆前组织集体合影。张明亮 供图

(通讯员 张明亮 吴亚萍)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
综合频道
1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