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这座承载着百年侨史的岭南古镇,骑楼的廊柱间还留着侨胞归乡的足迹,老街上的中西合璧建筑诉说着跨越山海的牵挂。当汉服踏入这片土地,一场关于传统、乡愁与温泉的故事,便从斗门旧街的青石板路,一直延续到御温泉的氤氲水汽里。

唐代服饰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时代特征,女子服饰以襦裙为主,常见齐胸或高腰款式,上着短襦或大袖衫,领口多样,下配宽松长裙,裙摆垂坠飘逸,常搭配半臂与帔帛,色彩浓艳,纹饰多取花卉、鸟兽等题材,尽显雍容华贵;男子以圆领袍为典型,窄袖束腰,腰间系革带,头戴幞头,整体风格洒脱大气。

明代服饰注重礼仪与形制规范,女子主流为袄裙,上袄多为立领斜襟,缀有盘扣,袖型有宽有窄,下配马面裙,裙身打褶细密,两侧有 “襕边” 装饰,纹样多为缠枝莲、云纹等吉祥图案,风格端庄雅致;男子常穿直裰,宽袖长身,腰间束带,头戴巾帽,体现出内敛稳重的气质。

清代服饰融合多民族特色,女子以旗装为代表,立领窄袖,衣襟处缀有精美盘扣,裙摆开衩便于活动,面料多选用缎绸,绣工繁复,纹样涵盖花鸟、山水等,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展现出利落的线条感;男子常着长袍马褂,长袍合体束腰,马褂短款合身,整体兼具实用性与礼仪性。

▲唐朝服饰

这场穿越之旅,从斗门旧街的妆造开始就写满了仪式感。千萃百炼的队员们在老字号店铺里细细打理衣襟的同时开启了直播,讲述起那段斗门历史,以及同步分析起汉服妆造……

随后,他们带着妆造走进转角那家藏在老建筑里的咖啡厅,二楼展馆里的侨批、旧照与汉服纹饰相映成趣,仿佛在对话中诉说着 “根” 的故事;三楼花园天台上,绿意盎然,青瓦连绵的街景铺成画卷,他们用相机记录下唐代的雍容、明代的端庄、清代的雅致,这都与侨乡的烟火气同框——这是最鲜活的斗门,也是最动人的传承。

▲穿上汉服的他们

带着一身穿越千年的雅致,他们穿着汉服走进御温泉里,可以很好的融入其中,生出一种奇妙的和谐。朱红的廊柱映着汉服的锦绣,温热的泉雾缠着裙摆的流苏,仿佛古今在此刻交汇,每一张照片都像一帧流动的历史画面。泡汤间隙,还偶遇了另一支三下乡队伍。他们唱起红歌,嘹亮的歌声混着温泉的暖意,一边是千年汉服的雅致,一边是青春朝气的红歌,传统与现代、古韵与初心,就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奇妙交融,莫名地和谐又动人。

▲御温泉中的小唐风

在温泉石阶上,她们跟着节奏跳手势舞,汉服袖子翻飞如蝶,每一个动作都精心设计,只为展现汉服与温泉结合的灵动之美;在红灯笼回廊里,变换角度拍合影,从远景到特写,让每处汉服纹饰都清晰定格,凸显传统服饰的精致;连氤氲泉边的嬉笑瞬间都不放过,每一帧画面都被记录下汉服与温泉的每一次心动碰撞。数不清的照片被分享到社交平台,一支支手势舞发布在短视频平台,还主动向身边的亲友推荐御温泉,就是想用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让 “泡温泉,就想御温泉” 的想法深入人心!

▲明朝与清朝的汉服

当唐风宋韵遇见斗门的泉与街,当汉服的锦绣裹住侨乡的烟火,大家终于读懂:最好的宣传,从来不是刻意的呐喊,而是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明白 —— 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里。

来斗门吧,穿一身汉服,泡一汪温泉,听一段侨乡故事。这里的每一寸时光,都值得被好好珍藏。

▲古代与现代的碰撞


来源:中教网 刘树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刘树晓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高校频道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