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18日讯(通讯员 叶亦欣)近期,南昌交通学院“桑梓兴行”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西省上饶市花桥镇昭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了解国情农情,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用心灵感悟乡村蝶变。
产业调研探路径,实践总结促发展
在昭林村特色水果种植基地与生态养殖区,实践队观察智能灌溉系统运作,马家柚、红美人等果品挂满枝头,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生长数据;养殖区内,60余头黄牛与走地鸡、鸭群构成生态牧场,展现循环农业魅力。队员们触摸泥土温度,感知科技如何让“黄土生金”。图为实践团队前往种植基地和德兴百草园实践学习
转至德兴百草园,药香弥漫间,射干、铁皮石斛等中草药茁壮生长。实践队参与“采、种、制、用”教学,辨识药材特性:“射干清热解毒,铁皮石斛滋阴生津。”队员们记录药性,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田间认知,深化产教融合实践。
校地联动聚合力,合作对接促发展
“乡村振兴,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昭林村党支部书记程真富以铿锵话语开启村庄奋斗史的讲述。从旺农合作社的养鸡场、规模化猪舍与生态牧场交相辉映,到文旅品牌“小火车”则串联起民宿、餐饮新业态,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余万元跃升至百万元。图为实践团队与村委会和合作社农户开展座谈会
座谈环节,南昌交通学院实践队分享了学校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特色品牌项目,围绕“助农扶农”大赛与驻村工作队、合作社农户展开深度对接。双方就农产品包装升级、定制化销售渠道拓展等议题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动昭林村马家柚、红美人等特色果品“出圈”。
青春行动践使命,志愿服务暖人心
座谈会后,实践队志愿者兵分多路开展服务:在河道旁,队员们手持火钳、垃圾袋清理岸边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在村民活动中心,他们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对话教老人和孩子学说普通话,架起沟通桥梁;在乡村教室,实践队开设“劳育+非遗”支教课堂,带领孩子们制作漆扇。昭林村作为省级“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致力于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此次暑期“大思政”调研实践,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入考察了昭林村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刻认识到了持续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产业发展给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带来的变化,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新时代青年学子挺膺担当的责任使命意识教育。图为实践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支教
撰文 | 叶亦欣
图片 |聂宏怡 陈熙根
一审 | 马久佳
二审 | 程锋
三审 | 闵淑琴
来源:中教网 叶亦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叶亦欣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