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山茶根植巴渝,一枚莲溪开耀濠江。7月24日,“渝澳同心·自然同行”渝澳青少年生态探索交流日在重庆市南山植物园温室举行。活动现场,渝澳两地青少年参加了2025年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共爱自然·植绿南山”公益行动“游自然”·生态笔记本绘画大赛,来自澳门36所中学的50名学生和重庆多所中小学学生代表,一起探索大自然之美,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友谊,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为渝澳友谊注入绿色新动能。

上午11时,渝澳两地的学生代表来到南山植物园的温室展览馆。这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热带植物保育基地,温室里呵护着上千种热带雨林“奇珍”。在植物园科普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温室植物探奇”。

在一株高挺的裹着深灰色的粗糙树皮的乔木前,澳门濠江中学的边逍注意到一侧悬挂着令人警觉的“见血封喉”和“禁止触摸”的字牌。“老师,这棵树真的有毒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科普老师指着树干上的斑痕说,这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它的乳白色汁液含剧毒,接触到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血液凝固,以至于窒息死亡。不过,经合理利用也能制成强心剂和解毒药。

“很多植物危险且致命,可又能成为‘救命稻草’。”科普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瞪大了眼,连连感叹植物界的神奇。

“这叶子好像手掌,它的种子还长了一对翅膀!”在温室展览馆的另一边,同学们被一种绿植吸引。“它叫鸡爪槭!”科普老师介绍,鸡爪槭的果实是一种特殊的翅果,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形成一对翅膀。当果实成熟后,这对翅膀会像螺旋桨一样在空中旋转,借着风力,种子会飘向远方,遇上适合生长土壤之后,就会生根发芽,这也是它们扩大领地的方法。

“自然界的植物真聪明啊!”“学到好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太有意思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穿梭在高山榕的气根“森林”中、火炬姜火焰般艳丽的花朵旁、象耳豆硕大如象耳的叶片下、形状似人心脏的人心果树之间,被这片浓缩的热带奇观深深吸引,用心记录下每一种植物讲述的生命故事。

植物是无声的诗,更是友谊的根。参观结束后,重庆的学生代表将以南山珍贵植物叶片为灵感制作的金属叶脉书签,作为友谊的象征,赠送给了远道而来澳门朋友。

“植物同根,文化同源。”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党委书记、处长陈森林表示,渝澳虽隔千里,却因共同守护绿色家园而紧密相连。时值澳门回归26周年之际,两地青少年以植物为媒,见证渝澳友谊在自然中扎根生长。希望同学们在奇花异草间感悟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理解生物多样性对地球与人类的极端重要,同时在活动体验中打破地域界限,真诚交流,让这片绿意成为友谊萌芽、环保扎根的沃土。

据了解,自1959年建园至今,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现开放展示面积700余亩,引种保育以亚热带低山类为主的植物共计5000余种(含品种),已发展成为集物种收集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科研及推广、公众科普及自然教育、景观营建及生态游憩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有“山城绿肺”的美誉。


来源:中教网重庆教育融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