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声疗育”团队走进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东方双语幼儿园,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天、扎根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专业师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以“智创未来”的科技内核,探索音声疗育在普通儿童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一、百年树人:探访现代化育人现场
12日上午,团队师生在王园长引导下走进这座省级示范园,师生们细致参观了充满童趣的校园环境,了解各功能教室的设计理念与实际运用。园长深情介绍了幼儿园的发展历程与扎根乡村、服务社区的教育初心。芬兰无边界教育理念让师生们沉浸在科学室的光影实验、国学室的翰墨馨香中。团队成员潘旭驻足于科学教室感慨:“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到沿海教育前沿,我触摸到幼教现代化的脉动。”
二、声波魔法:唤醒多感官联觉体验
音乐教室内,一场声景绘本剧正在上演。鹤岗师专的师生们化身故事精灵,引领孩子们运用蛙鸣器、雨声筒、果壳铃等音疗乐器,共同演绎《森林里的金豆豆》。孩子们不仅侧耳倾听,更用小手使用声波乐器演奏,感受声音的物理力量与情感温度。
三、音叉疗愈:科学频率激活身心平衡
“128Hz音叉可调节儿童交感神经活性,但理论需在实践中校准。”带队教师刘思宇让孩子们感受音叉时强调。音声疗育团队将声学物理、心理健康与学前教育深度融合,向孩子们展示了声波振动的科学力量。
四、音画转换:从听觉想象到艺术表达
在手工教室里,孩子们在《乘着月亮船旅行》的悠扬声景中闭目遐想,再将脑海中的奇幻画面诉诸笔端。“海盗突袭”、“会唱歌的月亮船”……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跃然纸上,童真与创造力在声波中自由流淌。王园长在观察中深有感触:“那些平日里注意力容易飘散的孩子,在这场声景之旅中展现了令人惊喜的持久专注力,同伴间的协作意识也在无形中悄然增强。这让我们看到了音乐疗愈与艺术表达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激发潜能方面的独特价值,为乡村幼教提供了新的视角。”
五、鼓浪声声:音声教具激活力
集体鼓浪操将活动推向高潮。10名小鼓手与大学生们围成同心圆,刘思宇老师带领孩子们用三重拍模拟暴风雨:“咚!咚!咚!”——骤停的寂静中,孩子们高举手鼓定格成向阳花海。
从北疆黑土地到渤海湾畔,鹤岗师专的师生们跨越千里,当最后一个铜钵余韵融入夏日的风,孩子们笔下绚烂的“声音宇宙”已成为青春报国的最美注脚。这支扎根黑土地的师范团队,正以科学精神和教育情怀,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奏响清新动人的青春乐章。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