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广州市白云区同和第二幼儿园马伟生园长、黎慧欣副园长赶赴罗甸县参加广州市白云区与黔南罗甸县开展“广州市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教学交流活动。马园长带来的《解决问题小能手—时间探索》课程,以“问题驱动”为核心,借助钟表、沙漏、AI机器人等工具,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索。课后,两地教师对“儿童视角与课程设计的平衡”展开深度研讨。
当天下午,马伟生园长围绕省教学成果项目——《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博物馆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参加活动的170名学员展开了一次精彩纷呈的交流讲座,介绍教学成果形成过程、“一核两翼”课程架构等内容,以及展现游戏化评价与“1346审议模式”的教研魅力!
“班级博物馆”课程助力幼儿成长
2025年3月19日,广州市白云区同和第二幼儿园副园长黎慧欣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开展的《聚焦课程·共研课题》联合研修活动中。为参加研修的老师们分享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博物馆课程实践研究》。着重强调课程以“班级博物馆”为核心,构建“一核两翼”架构,引导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经民主讨论、问题解决等环节建构知识,培养博物意识与协作能力。其采用“自中而上”动态生成策略,教师担任支持者角色,创新设计“博学-健乐”游戏化评价活动,借助“1346”课程审议模式保障课程适配性。
推动课程分享,实现教学赋能
2025年3月20 - 21日,同和第二幼儿园马伟生园长受邀参加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共同体在英德市英州实验幼儿园、峰光实验幼儿园举行集体研修暨送教帮扶活动。活动当天,马园长分享课程方案《儿童博物馆视角下幼儿园场景化课程建设研究》,从课程理念、目标、实施策略和评价等方面,为当地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参考范式。
教研引领启新程,携手奋进谱新篇
广州市教学成果《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博物馆课程的实践研究》实践检验园研讨活动近日在白云区同和第二幼儿园正式启动。该活动采用"三位一体"推进机制,通过成果示范园开放展示、实践检验园入园指导、教研团队协同研讨的常态化运作模式,构建起教学成果转化应用的协同创新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本年度将以"周周有展示、月月有研讨"的常态化推进方式,系统开展三类专业活动:每周成果园进行课程现场展示,组织实践检验园教师代表开展沉浸式观摩;每周安排成果核心团队赴1所实践检验园进行诊断式指导,通过课例研讨、环境评估、案例解析等方式推进课程实施;同步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共同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025年4月3日,同和第二幼儿园开展广州市教学成果《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博物馆课程的实践研究》实践检验园研讨活动(第一期)。龙归街中心幼儿园教师团队及其它实践园教师到园参与活动。班级博物馆课程观摩环节结束后, 同和第二幼儿园教师团队开展1346课程审议活动,对课程审议主题——《如何从幼儿的随机兴趣点中提炼、甄选出有价值的藏品?》进行审议,马园长对课程审议流程进行说明及指导,并提出“课程审议”要教育者自主挖掘优势、剖析难题,敲定可行性方案并落实,在实践里循环优化,让课程契合儿童成长需求的独到见解。
2025年4月8日,研讨活动在龙归街中心幼儿园继续进行。马伟生园长亲临现场观摩课程,与教师团队共同检验课程实践成效。龙归中心幼儿园开展1346课程审议活动,针对课程审议主题《如何对藏品甄选中的藏品进行课程价值定位?》展开审议,双方围绕课程实施难点热烈讨论。
聚焦以园本教研,推动园本课程建设
2025年4月9 - 11日,在汕头市金平区开展系列学前教研活动。马伟生园长带来了《园本课程建构视域下的教研活动开展实践与探索》与《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博物馆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两场讲座,深入剖析了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讲述了“生成性课程”与“预设性课程”课程建构路径的实践探索,强调了教研活动在课程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学前教育的百余名教师提供了探索课程建设的创新模式。
步履不停,教研不止,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16日,在学腾幼儿园开展了广州市教学成果(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儿童视角的班级博物馆课程的实践研究》实践检验园研讨活动(第二期)。作为教学成果项目负责人的马伟生园长汇聚老师们的发言并详细阐释了课程审议的目的、过程及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课程与活动目标区别,以及教育准备的规划性。指导探索幼儿问题转化方法,助力实践园课程优化,让课程更贴合儿童发展需求。
教学成果的展示与分享,为学前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马伟生园长带领项目组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守育人初心,深耕教学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全力谱写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教网广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