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凭借“海洋阿胶”这一创新成果,为吴川市博铺街道罗非鱼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其从传统养殖迈向精深加工的高端赛道。
一、海洋阿胶,罗非鱼产业的“破局利刃”
2025 年 7 月 13 日至 18 日,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在钟赛意、蔡静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吴川市博铺街道,开启了一场以“海洋阿胶”为典型的产业赋能之旅。博铺街道地处三江交汇之地,淡水养殖产业蓬勃,罗非鱼更是当地养殖的“明星品种”。然而,长期以来,当地罗非鱼产业一直面临着“重养殖、轻加工”的困境,产业附加值较低。全力“渔”赴突击队凭借其在鱼类精深加工领域的深厚积累,敏锐地捕捉到了罗非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潜力,以“海洋阿胶”为突破口,为博铺街道罗非鱼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曙光。
二、科技赋能,变废为宝
全力“渔”赴突击队成员均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食品功能因子与营养健康”团队,该团队依托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在钟赛意教授的指导下,专注于鱼类精深加工和鱼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前沿研究。经过长期的科研攻关,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海洋阿胶”,这一产品以罗非鱼副产物中的鱼鳔为主要原料,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将其转化为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食品。它不仅富含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具有美容养颜、滋补养生等功效,市场潜力巨大,堪称罗非鱼副产物“变废为宝”的典范之作。
图1 海洋阿胶糕产品
三、深度推广,深入人心
活动首日,博铺街道团工委书记麦日锐热情接待了突击队,并详细介绍了街道的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突击队负责人庞宇韬郑重表示,将以“海洋阿胶”为典型,全力推动博铺罗非鱼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随后的调研访谈中,突击队以“实地走访+座谈研讨”的形式,深入了解当地罗非鱼养殖的实际情况。在菜篮子基地鱼塘养殖厂,养殖户们对罗非鱼副产物的利用问题表达了强烈的关注。突击队成员刘浩在罗非鱼副产物利用讲座上,详细介绍了“海洋阿胶”的研发过程、营养价值以及市场前景,让养殖户们眼前一亮,纷纷认识到罗非鱼副产物的巨大价值。
图2 突击队成员刘浩讲解罗非鱼副产物利用技术
最令人瞩目的是“海洋阿胶”试吃会。当这款由团队自主研发的阿胶糕呈现在当地群众面前时,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群众们纷纷品尝,对其口感和功效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希望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这款产品。庞宇韬还与群众深入交流了“海洋阿胶”的炮制工艺,让当地居民对食品精深加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海洋阿胶”在当地市场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3 海洋阿胶糕试吃
四、产业升级,未来可期
在活动总结会上,博铺街道领导对“海洋阿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产品不仅为罗非鱼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博铺街道将与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大对“海洋阿胶”等罗非鱼精深加工产品的扶持力度,共同推动罗非鱼产业从传统养殖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领域迈进。
图4 双方合影
此次合作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海洋阿胶”作为核心纽带,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地方的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海洋大学与博铺街道携手,以“海洋阿胶”为引领,共同开启罗非鱼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奋勇前行。(供稿:杨濠玮 潘旭思 庞宇韬 刘浩)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