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农学生对大豆种植中农药喷洒技术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7 月 12 日,农学院星海乡行实践团在校外指导老师王君敏及宋勃师傅的带领下,前往庄河市农田开展大豆农药喷洒参观学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一线,掌握农药喷洒的核心技术与实操要点。

清晨,实践团成员与拥有二十余年田间种植管理经验的宋勃师傅一同前往庄河田间,现场观摩宋师傅架设农药喷洒设备的操作过程。

病虫害防治是大豆种植的关键环节,而农药喷洒技术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和作物安全。宋勃师傅拿起身旁的农药瓶,结合庄河市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向实践团成员系统介绍了大豆从幼苗期到成熟期可能遭遇的病虫害类型:庄河的大豆,苗期易受地老虎啃食根茎,开花期会遭遇蚜虫吸食汁液,结荚期则常受食心虫侵扰 —— 食心虫一般在 8 月 20 日左右钻进豆荚,严重时可导致大豆减产三成以上。针对不同病虫害,宋师傅逐一讲解了对应农药的特性与使用时机。他介绍,当天要喷洒的除草剂讲究 “分阶段精准用药”,除草通常需进行两次,第一次为苗前除草,使用封闭性除草剂形成药膜以阻止杂草发芽;第二次是封地除草,针对已冒出的杂草定向喷洒。除虫则需根据虫情灵活调整,一般需三次用药,尤其是食心虫,必须在其钻进豆荚前的 7 月底至 8 月初喷药,才能形成有效防护。

讲解结束后,宋师傅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农药喷洒设备旁,现场示范操作流程。在宋师傅的指导下,成员们轮流上阵实操,协助稀释农药并将配好的农药装入喷雾器。初次拿起沉重的喷雾器,成员们切实体会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纷纷向宋师傅请教更省力的办法,询问是否可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宋勃师傅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无人机目前主要应用于花生和玉米种植领域,作业成本约为每亩六元,单次可承载 100 公斤农药,飞行一次能完成 20 亩地的喷洒作业。他表示,无人机作业成本显著低于人工,但防治效果仍略逊于人工操作。同时,宋师傅寄语在场大学生,希望他们能通过技术研究改良设备,为农户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此次庄河之行,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大家表示,以往在课堂上仅知晓农药能除草除虫,经过此次实践,才深入了解到农药喷洒的时间、方式、用量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学问。(南京农业大学:刘佳乐)


来源:中教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