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钟洁)在湘西群山环抱的坪朗村,苗鼓声如千年回响的文化密码,携刻着千年的民族记忆。7月6日,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能量”社会实践队走近省级非遗项目湘西苗鼓传承人石金琦,聆听她与苗鼓相守半生的传承故事。

(图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能量”社会实践队队员与石金琦进行访谈)

石金琦与苗鼓的故事,始于儿时母亲的教导。“第一次敲鼓时,就像被勾了魂。”石金琦回忆道,“鼓点既是节庆里的欢腾音符,也是失意时的精神寄托”。在成长的岁月里,苗鼓陪伴她度过喜怒哀乐,成为调节情绪的“心灵挚友”。

石金琦提到她家里有一面布满鼓槌凹痕的墙壁,是她最珍视的“教学活化石”,这些坑洼是孩子们练鼓的印记,比任何教材都生动。在教学中,她以严格著称,尤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她用严苛的教学让学徒明白“热爱需以坚持为基”,更将“鼓品即人品”的信念融入每一次挥槌。

“村里留守儿童缺的不是技艺,是陪伴。”谈及免费教授留守儿童苗鼓的初衷,石金琦神色温柔。她自付薪酬请来温柔耐心的龙秋蓉老师,与自己的严厉风格形成互补。孩子们在刚柔并济的教导中,既掌握了传统鼓式,更在鼓点节奏里找到了情感出口,让留守儿童在古典中触摸到文化的温度和生命的力量。

扎根坪朗村十八余年,石金琦从未动摇过将家乡与苗鼓共同发展的信念。面对“为何免费教鼓”的疑问,她坦然回应:“热爱本就无需目的。”尽管面临资金短缺等困境,她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奔走,用最朴素的信念,将苗鼓从村寨角落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如今,坪朗村苗鼓表演已成为湘西文旅名片。

(图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能量”社会实践队与石金琦合影)

从儿时的热爱到毕生的坚守,石金琦用鼓点奏响非遗传承的时代强音。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能量” 社会实践队的此次访谈,记录的不仅是一位传承人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时代浪潮中总有人以赤子之心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相信随着石金琦的鼓槌,湘西苗鼓终将跨越山海,敲响属于中华文明的千年强音。


来源:中教网 赵林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审定:赵林朗   责编:赵林朗 投诉举报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